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海 1 ; 李国平 1 ; 赵亚夫 1 ; 徐晓锋 2 ; 卞新民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
2.南京农业大学
期刊名称: 中国南方果树
ISSN: 1007-1431
年卷期: 2000 年 29 卷 06 期
页码: 37-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近年来 ,桃的设施栽培自北向南发展迅速。虽然桃设施栽培可能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但由于设施栽培不仅可以提早桃果实成熟期 ,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果实品质 ,同样的品种 ,设施栽培的桃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 设施栽培现状及存在问题苏南自 1998年春才有个别单位开始油桃的小面积设施栽培 ,成功率很低。由于苏南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2℃以上 ,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 2 8℃ ,不适于照搬北方栽培模式。否则 ,易出现不能正常萌芽、开花及影响果实品质等问题。土壤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 ,不合理的温度控制直接影响植株生长、着果率和果实着色。选择品种不当也是设施栽培失败的重要原因。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和参考国内外先进技术率先在苏南句容市开始水蜜桃的设施栽培试验 ,采用日本品种千代姬、美国品种春金芽苗定植 ,次年即获得初步成功。提早桃果成熟期 15~ 2 5天 ,提高可溶性固形物 10 %~ 30 %以上 ,平均单株着果8 4个 ,单株最多着果 4 7个 ,单株产量 4 5kg ,10 0 %为无病果 ,平均单果重 10 0g ,最大单果重 150g。果实着色鲜艳美丽 ,香气浓郁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14 36%。2 设施结构针对苏南的气候特点 ,宜采用透光性能较好的塑料大棚 ,如单栋竹木结构塑料大棚、单栋镀锌钢管塑料大棚或连栋装配式钢管温室 (例如GLW 6式 )。单栋竹木结构塑料大棚 :跨度 8~ 12m ,脊高3m ,长度 4 0~ 70m ,以直径 4 0~ 6 0cm的竹竿为拱杆 ,每排拱杆以 4根水泥支柱支撑 ,拱杆间距 1 2m。此结构建造容易 ,牢固耐压 ,成本低 ,但透光稍差。单栋镀锌钢管 (拱肩 )塑料大棚 :跨度 6~ 8m ,脊高 3m ,拱肩高 2m ,棚长 4 0~ 50m ,以直径 2 0mm镀锌薄壁钢管为拱杆、纵向拉杆、棚头立杆 ,经附件连接装配而成。此棚内部空间大 ,无立柱 ,操作方便 ,光照较充足 ,但需加强保温措施。连栋装配式钢管温室 (例如GLW 6) :采用镀锌矩形钢管框架结构 ,塑料薄膜覆盖 ,屋顶设有旋转式天窗 ,两端有换气扇 ,侧面配有卷帘 ,也可配遮阳装置和风机。跨度 6m ,间距 3~ 4m ,拱间距 1 0~1 3m ,檐高 2 5~ 3m ,顶高 4m ,长度 30~ 60m ,可以多栋连在一起。此棚结构牢固 ,空间大 ,操作较简便 ,光照条件好 ,但造价高。3 品种选择除了低需冷量和成熟早之外 ,应针对苏南的气候特点以及市场对水蜜桃果实的要求选择品种。要求自花结实率高 ,丰产性强 ,优质 ,果形大 ,着色易 ,耐贮藏运输 ,对棚内阴湿环境适应性强等。主要品种有千代姬 ( 80 0小时 ,指需冷量。下同 )、春金 ( 750小时 )、红凤 ( 70 0小时 )、日川白凤、雨花露 ( 80 0小时 )、早霞露 ( 850小时 )和安农水蜜等。4 棚室内环境控制4 1 扣棚时间 水蜜桃一般要求 0~ 7 2℃的低温 80 0~ 10 0 0小时左右完成自然休眠。经试验 ,苏南地区安全通过时间在 1月 5~ 2 5日。对苏南 10个露地主栽品种的初步测定表明 ,以红凤、春金较早通过需冷量。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化学药剂可提早通过自然休眠。为了使桃树提早完成需冷量 ,可在扣棚前增加遮阴的时间 ,以降低园内温度。4 2 光照棚内光照强度通常比棚外减少 2 0 %~ 30 %。调节措施 :⑴棚体不宜过高 ,每高出 1m ,下部减少光照强度约 10 %。宜采用南北棚向。倾斜式栽植 ,南低北高。⑵选择透光率高的覆盖材料 ,保持棚面清洁。⑶地面铺设反光膜 ,利用反射光增加树体下部光照。⑷提高种植密度 ,充分利用空间。采用“Y”形无侧枝整形修剪 ,适当提高定干高度。⑸人工补光 ,以日光灯为主 ,白炽灯为辅。⑹遮阴 :扣棚后为降低温度 ,可覆盖遮阴物 ,以促进需冷量的完成。夏季为避免高温对树体的危害 ,也可在中午前后采用遮阴法降温。力求使株间光照强度达到室外光强的30 %。4 3 温度催芽期 :从扣棚至初花 ,白天宜 15~ 2 0℃ ,夜间≥ 0℃。这段时间是苏南地区温度控制的关键时期。白天应避免 2 2℃以上高温 ,否则影响雌蕊的正常生长。夜间应防止气温陡降至 0℃以下 ,造成叶芽、花器低温冻害。需提前做好防冻准备。遭遇低温时 ,及时覆盖保温材料 ,或点火熏烟、放置火炉。花期(从初花至落花 ) :前期白天宜 2 0~ 2 2℃ ,夜间≥ 5℃ ;后期 2 1~ 2 3℃ ,夜间≥ 10℃。果实膨大前期 :白天宜2 2~ 2 5℃ ,夜间 12~ 14℃。果实膨大后期 :白天宜 2 4~ 2 8℃ ,夜间 15~ 17℃。开始着色至收获期 :白天宜2 8~ 30℃ ,夜间 16~ 18℃。避免 30℃以上高温 ,以便着色良好。提高土壤温度是促进早萌发、提高萌发整齐度的有效方法之一。可采取扣棚前 15~ 2 0天覆盖地膜 ,使根系提早活动。也可于定植前在树盘下 30cm土层内预埋电热线。使扣棚后棚内气温与土温协调一致。4 4 湿度 空气湿度 :气温低时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高 ,气温高时相对湿度低 ,变幅达 2~ 3倍。 1月份早晨密封的棚内经常处在饱和湿度。对于设施桃 ,不同时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有差异 ,催芽期要求 80 % ,花期50 %~ 60 % ,果实膨大期 60 % ,生理落果期 (盛花后4 0~ 60天 ) 50 % ,其他时期宜在 60 %以下。调节方法有通风换气 ,地面覆盖地膜 ,控制灌溉的时期和灌水量及人工喷雾等。土壤湿度 :在地膜覆盖情况下 ,一般在萌芽期灌水 2 0mm ,花期灌水 5mm ,果实膨大期灌水 50~60mm ,着色至收获期灌水 5mm。盛花后 4 0~ 60天过干或过湿均可引起生理落果 ,一般果实收获前 10天停止灌水。5 主要栽培措施5 1 定植 宜使用毛桃砧 ,选用成苗建园 ,可实现第 2年投产。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定植密度。追求早期丰产 ,一般采用超高密度栽培 ,株行距 1m× 3m。设施建成前或建成后定植均可 ,以定植后第 2年秋冬建棚较为经济。5 2 整形修剪 宜采用“Y”形无侧枝整形修剪。定干不宜过低 ,以 4 0~ 50cm为宜。两主枝仰角为 90°~ 10 0°。在主枝上直接培养结果枝组。人工修剪 :一年生苗于生长季不断进行摘心 ,除主枝长放外 ,其他枝一律在30cm长时即摘心。疏除过密枝。冬季修剪主要是疏除株间大枝、细弱枝和无花枝 ,尽量多留结果枝 ,适度轻短截。选好主枝剪口芽 ,利于保持好的树形并扩大树冠。化学整形 :一年生苗至当年 7~ 8月份 ,叶面喷施 15%多效唑 2 50倍液 1~ 2次。第 2年视树势和生长空间 ,于 5月在树盘下土施多效唑 ( 1m2 树盘施1g)。5 3 提高着果率 选用早果性强、着果率高的品种。如千代姬、春金等。放养蜜蜂 ,一般每 10 0 0m2 棚放养蜜蜂 1箱即可。气温低时蜜蜂常不外飞 ,可在中午时以填充法将蜂赶出 ,或将蜜糖取出 ,以利于蜜蜂飞出传粉。人工授粉 2~ 3次。5 4 疏蕾疏果 疏蕾在开花前完成。一般疏除背上蕾 ,双蕾应疏去 1蕾。在盛花后 30天内完成疏果 ,一般在花后15天进行。保护地优质桃的产量稳定在 150 0kg 666 7m2 以内为宜。可以主干截面积推算产果量 ,每平方厘米产果 5个。长果枝留 3~ 4个果 ,中果枝留 2~ 3个 ,短果枝留 1~ 2个。疏除并生果、畸形果、小果、黄萎果、朝天果和病虫果。5 5 采收 采前准备好包装材料和贮运设备。力求以最佳的品质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就地鲜销以九成成熟时采收为宜。5 6 施肥 ⑴采用全程有机肥施肥。基肥为每 666 7m2 施腐熟鸡圈粪 10 0 0kg(相当于纯氮 8 0kg、五氧化二磷6 4kg、氧化钾 8 0kg) ,于 9~ 10月开沟 4 0cm深施。萌芽前结合灌溉追施有机液肥 (折合纯氮 1 0kg、氧化钾 1 0kg)。果实收获后结合灌溉施有机液肥 (折合纯氮 1 0kg、氧化钾 1 0kg)。⑵施用二氧化碳气肥。施用浓度 140 0× 10 -6,施用时期为果实膨大初期至收获结束 ,约 80天 ,每天上午 5~ 8时。施用方法有 :①燃烧法 ,燃烧白煤油、液化石油等 ;②二氧化碳肥料。5 7 病虫害防治 设施栽培条件下 ,病虫害极少。喷药次数和农药用量明显减少。主要应注意在低温高湿情况下发生的病害 ,如白粉病、灰霉病等 ,一般可喷施世高水分散颗粒剂 2 0 0 0倍液、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 0 0倍液或 2 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50 0倍液进行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 ,可用 4 0 %氧乐果乳油 150 0倍液或 10 %高效安乐宝乳油 2 0 0 0倍液进行防治苏南水蜜桃设施栽培技术@黄海$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句容212400 @李国平$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句容212400 @赵亚夫$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句容212400 @徐晓锋$南京农业大学 @卞新民$南京农业大学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棚草莓花果期管理关键技术
作者:JI Mu-xiang;吉沐祥;LI Guo-ping;李国平;MAO Ni-ni;毛妮妮;YANG Yong
关键词:大棚草莓;花果期管理;作物产量;果实品质
-
草莓枯萎病的分离鉴定及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作者:WU Xiang;吴祥;LI Guo-ping;李国平;JI Mu-xiang;吉沐祥
关键词:草莓枯萎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工艺;药剂防治
-
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复配对葡萄炭疽病菌增效活性与田间防效(英文)
作者:吉沐祥;刘吉祥;王建华;彭燕琼;李国平
关键词:葡萄炭疽病;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复配;抑菌活性;田间防效
-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土壤氮素分布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许明敏;冯金侠;陈卫平;杨海水;刘建;卞新民;陆巍
关键词:秸秆沟埋还田;秸秆层;氮素分布;土壤微生物
-
大棚草莓花果期管理关键技术
作者:吉沐祥;李国平;毛妮妮;杨勇;成玮;颜伟中;郭玉人
关键词:大棚草莓;花果期管理;关键技术
-
设施草莓绿色安全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
作者:张世军;吉沐祥;李国平;彭燕琼;吴祥;杨勇;毛妮妮
关键词:设施草莓;绿色安全;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
-
4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及田间防效
作者:吉沐祥;吴祥;陈宏州;杨敬辉;庄义庆;姚克兵;李国平
关键词: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枯草芽孢杆菌DJ-6;葡萄霜霉病;生防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