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许明敏 1 ; 冯金侠 2 ; 陈卫平 2 ; 杨海水 2 ; 刘建 3 ; 卞新民 2 ; 陆巍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3.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秸秆沟埋还田;秸秆层;氮素分布;土壤微生物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6 年 35 卷 10 期
页码: 1960-19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DB-SR)是一种新型土壤耕作方式,能够形成特殊的"秸秆层"结构。通过研究秸秆层及其界面土壤的氮素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以期阐明秸秆层对土壤氮素分布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设置秸秆沟埋还田深度为20 cm、40 cm以及对照(秸秆不还田)3个处理,测定秸秆层及其界面土层(±5 cm)的NH~+_4-N与NO~-_3-N含量,分析微生物量碳(MBC)及群落结构特征。研究发现,"秸秆层"对氮素具有滞留作用,并能够持续60个月。在20 cm埋深下,秸秆层提高了其界面上下土层的MBC,但对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显著;在40 cm埋深下,水稻秸秆层界面土壤MBC随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多样性指数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小麦秸秆层界面土壤MBC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多样性指数随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主成分分析表明,秸秆层微生物能很好地利用各类碳源,其界面土壤的微生物代谢活性也比CK处理有所提高。对应分析表明,小麦秸秆在20 cm埋深下,NH~+_4-N、NO~-_3-N与界面土层微生物群落具有相关性,MBC与秸秆层微生物群落显著相关;在40 cm埋深下,NH~+_4-N、NO~-_3-N和MBC与秸秆层微生物群落变异显著相关。综上可知,"秸秆层"能有效滞留氮素,减少土壤氮素淋失,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 相关文献
[1]酵素菌对温室红椒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 文廷刚,郭小山,吴传万,杜小凤,王连臻,顾大路,杨文飞,汪国莲,王伟中. 2015
[2]覆盖方式对温室红椒生长发育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吴传万,杜小凤,顾大路,文廷刚,杨文飞,郭小山,汪国莲,谢忠谊,王伟中. 2015
[3]苏北沿海滩涂秸秆还田对大麦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刘冲,王茂文,刘兴华,丁海荣,朱小梅,邢锦城,赵宝泉,董静,洪立洲. 2015
[4]氮素形态对甘薯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陈晓光,李洪民,张爱君,唐忠厚,魏猛. 2017
[5]植物源药肥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吴传万,杜小凤,顾大路,杨文飞,文廷刚,王伟中. 2014
[6]滨海盐碱环境下盐肥耦合对续随子荧光特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刘冲,王茂文,邢锦城,丁海荣,朱小梅,赵宝泉,董静,洪立洲. 2016
[7]沿海滩涂增施氮肥对马齿苋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影响. 刘冲,王茂文,邢锦城,丁海荣,朱小梅,赵宝泉,董静,温祝桂,洪立洲. 2017
[8]2种类型微生物肥料对连作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王夏雯,吴绍军,孟佳丽,王信海,金倩,王飞飞,余翔. 2019
[9]连作对芋头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李春宏,殷剑美,王立,蒋璐,郭文琦,韩晓勇,张培通. 2019
[10]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控效果及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叶旻硕,俞键烽,马艳,黄有军. 2019
[11]沼液代替化肥对甜瓜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王礼伟,汪国莲,王宏宝,周刚,赵晨,王萍,蒋守华. 2021
[12]秸秆还田种类对稻田N2O排放及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的影响. 谢婉玉,王永明,纪红梅,黄茜,徐永记,纪洋,冯彦房. 2022
[13]基于磁性纳米颗粒分选的土壤活性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富集研究. 荣楠,张建伟,包远远,何世颖,冯有智,林先贵. 2022
[14]江苏省不同区域草莓连作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区系分析. 王廷峰,赵密珍,关玲,赵帆,于红梅,庞夫花. 2019
[15]菜粕生物熏蒸防控辣椒疫病. 马艳,胡安忆,杨豪,常志州,徐跃定,张建英. 2013
[16]秸秆生物炭对辣椒疫病的防控效果及机理研究. 王光飞,马艳,郭德杰,王秋君. 2015
[17]农用化学品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DNA序列多样性影响研究. 姚健,杨永华,沈晓蓉,陆维忠. 2000
[18]果园生草对中国果树-土壤系统生产性能影响的Meta分析. 高丽敏,顾泽辰,贡雪菲,崔联明,郭东森,周影,王琳,魏启舜. 2024
[19]土壤压实节水对水稻生长及土壤生态的影响. 刘广勤,张金宏,俞青荣,姜谋余,黄俊友,沙国栋,卢昱宁. 2008
[20]粪源金霉素暴露对土壤微生物毒性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 王冉,魏瑞成,李维,包红朵.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耕种机械化研究进展
作者:单海勇;严旖旎;张晋;刘旭杰;韩笑;刘建
关键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耕种;农机农艺融合
-
我国新型肥料产业现状与发展展望
作者:刘旭杰;严旖旎;单海勇;张晋;韩笑;刘建
关键词:新型肥料;现状;发展展望
-
减氮和侧深基施缓混肥对‘南粳5055’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阚建鸾;石吕;韩笑;周志宏;苏建平;刘建;薛亚光
关键词:水稻;减氮;侧深施缓混肥;产量;品质
-
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中玉米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
作者:严旖旎;单海勇;刘旭杰;张晋;石晓旭;石吕;刘建;杨美英
关键词:玉米;倒伏;茎秆强度;根系活力;产量
-
2BFGK-12型稻茬麦集秸旋耕施肥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作者:张晋;薛亚光;刘旭杰;单海勇;吴崇友;刘建
关键词:稻茬麦;洁区播种机;稻秸还田;机艺融合
-
不同麦稻轮作模式产量、资源利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石晓旭;石吕;薛亚光;陈永建;刘旭杰;单海勇;张晋;韩笑;严旖旎;刘海翠;李赢;杨美英;刘建
关键词:元麦;小麦;水稻;产量;经济收益
-
麦-玉耕作秸秆混土还田模式下离散元参数标定
作者:单海勇;严旖旎;沈悦;刘旭杰;张晋;韩笑;石吕;刘建
关键词:麦-玉耕作;秸秆还田;混合种床;离散元;接触模型;堆积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