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兴安岭南麓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廉博 1 ; 王雪娇 2 ; 苏二虎 2 ; 赵晓宇 2 ; 李金龙 3 ; 陈广平 4 ; 贾利敏 2 ; 李强 2 ;

作者机构: 1.呼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3.阿荣旗农牧业局

4.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大豆;栽培模式;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产量;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北方农业学报

ISSN: 1007-0907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40-46

摘要: 【目的】明确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大豆最佳栽培模式,为该地区大豆密植栽培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以蒙豆13号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9年设置大豆大垄高台垄上三行(110 cm大垄,RBH),垄上三行窄沟密植(65 cm垄上三行,RNC),垄三栽培(65 cm垄上双行,CK)3种栽培模式进行试验,分析大豆农艺性状、SPAD值、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要素指标,并进行投入产出核算,计算增效增收情况。【结果】各处理间大豆营养生长天数、生殖生长天数、生育期与主茎节数差异不显著(P>0.05),株高、底荚高度均表现为RNC>RBH>CK,有效分枝数表现为CK显著高于RNC、RBH处理(P<0.05)。SPAD值随着生育期的递进逐渐增加,表现为RBH>RNC>CK;开花期(R2)、结荚期(R4)、鼓粒期(R6),RBH处理SPAD值显著高于RNC、CK处理(P<0.05),RBH处理3年较CK分别增加了9.3%、7.0%、8.6%。叶面积指数随着生育期的递进逐渐增加,在鼓粒期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下降,表现为RNC>RBH>CK,RNC处理叶面积指数增加效果最显著。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生育期的递进逐渐增加,表现为RBH>RNC>CK。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表现为RBH>CK>RNC。百粒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栽培模式大豆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表现为RBH>RNC>CK,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2019年RBH处理大豆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增加最显著,较RNC、CK处理分别增加665.2、403.0 kg/hm2。不同栽培模式收入情况表现为RBH>RNC>CK,RBH、RNC处理较CK平均增幅分别为18.00%、2.67%,平均增收1 392.0、190.4元/hm2。【结论】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大豆增产增效最佳栽培模式为大垄高台垄上三行(110 cm大垄,RBH)栽培模式。

  • 相关文献

[1]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晓宇,陈广平,苏二虎,王雪娇,刘坤雨,高圆丽,鄂丽丽,唐存喜,宏迪,李强. 2024

[2]播期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任永峰,梅丽,杨亚东,王志敏,赵沛义,高宇. 2018

[3]藜麦植株养分积累对源库调节的响应. 任永峰,黄琴,王志敏,赵沛义,高宇,连海飞. 2018

[4]增施硼肥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强,苏二虎,陈广平,赵晓宇,贾利敏,冯小慧,王雪娇. 2020

[5]高产谷子品种高产机制. 琦明玉,张立媛,李红光,李志光,赵敏. 2019

[6]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旱作谷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俊文,索全义,康文钦,冯志磊,史李萍,吕海民,南迪娜. 2021

[7]不同种植密度对蚕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范雅芳,陈文晋,孔庆全,贺小勇,刘剑,刘雅娜,高学峰,郭建兵,郭文绪,张国雄. 2024

[8]河套灌区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及其高产栽培品种研究. 刘偲琪,何忠萍,包珺玮,樊秀荣,高海燕,张艳,张红萍,代丞,孙秀云,赵晓宇. 2024

[9]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玉米大豆轮作效应研究. 丁素荣,周学超,刘迎春,魏云山,李峰,王燕春,张晓荣. 2021

[10]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年代审定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趋势分析. 贾利敏,赵晓宇,王雪娇,苏二虎,李强,郭嘉华. 2023

[11]内蒙古阴山北麓区不同土壤改良剂施用效果研究. 贾有余,任永峰,高宇,赵沛义,尹秀兰,李彬,蒙美丽. 2017

[12]不同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及青贮产量品质的差异性研究. 白岚方,张向前,王瑞,王雅楠,叶雪松,王玉芬,李娟,张德健. 2020

[13]施钾量对高产甜菜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黄春燕,张少英,苏文斌,樊福义,郭晓霞,任霄云,宫前恒. 2016

[14]不同种植方式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任永峰,路战远,赵沛义,高宇,刘广华,栗艳芳. 2019

[15]氮肥水平对紫花苜蓿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冀超,殷国梅,刘思博,慕宗杰,薛艳林,李敬忠,马春梅,张英,杨风兰,梁叶文. 2021

[16]不同滴灌专用肥对河套灌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赵娜,冯君伟,李晓红,王子敬,马俊,刘汉江,郝云凤. 2018

[17]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慈艳华,边丽梅,霍剑锋,孟繁盛,郑伟,张丽妍,郝春雷,董喆,张昊. 2015

[18]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张丽妍,孟繁盛,李艳国,郑伟,边丽梅. 2014

[19]内蒙古适宜籽粒机械化收获春玉米品种筛选. 张向前,王瑞,张瑞霞,郭晓霞,鉴军帅,程玉臣,吴慧,孙峰成. 2018

[20]向日葵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效应研究. 段玉,范霞,安昊,张君,梁俊梅,张婷婷,景宇鹏,王博.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