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Glycine max L. Merr)萌发种子下胚轴超微结构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尹田夫 1 ; 刘丽君 1 ; 李学湛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1987 年 02 期

页码: 101-104+167-170

摘要: 本文对萌发大豆(G.max)下胚轴细胞超微结构的发生发育动态进行了电镜连续系列观察。研究结果指出大豆下胚轴露出种皮后24小时内,含淀粉粒的原质体,初生线粒体和脂体,颗粒体均已出现。24—28小时内,淀粉粒集团倍增,脂体数目增多,线粒体结构趋于完整并出现许多分裂相,初生内质网开始形成,颗粒体消逝。48—72小时内,原质体所含的淀粉粒、淀粉粒集团以及脂体渐趋消逝;线粒体结构完整,密度增加且分裂增生频繁,与此同时可见到新生线粒体;随着内质网伸长,其外膜上结合的核糖体增加;此时,初生高尔基体已形成。72小时后,内质网配列并贯于胞质中;核糖体与高尔基体数目明显增多、体积增大。 研究结果还指出大豆线粒体的发生可能有三种途径:即预存的线粒体于原质体上修复或原质体演化,因此原质体为线粒体的前体;线粒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以分裂方式自我复制;随着组织和器官的建成线粒体不断地由质体形成。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