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农作措施对黄绵土坡耕地地表径流养分流失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罗照霞 1 ; 杨志奇 1 ; 马忠明 2 ; 杨虎德 3 ;

作者机构: 1.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农作措施;黄绵土;地表径流;养分流失;玉米;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水土保持

ISSN: 1000-0941

年卷期: 2015 年 07 期

页码: 34-38

摘要: 选取典型黄绵土种植区域,通过自然降雨径流小区田间实测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及施肥量下地表径流的氮、磷流失特征及玉米产量,结果表明:横坡平作的产流量和产流系数高于垄作,平作不利于遏制坡耕地地表径流;施肥增加了地表径流中氮、磷的质量浓度,优化施肥的4个处理地表径流中流失的总氮和总磷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2.421和0.253 5 mg/L,较对照分别增加38.52%和102.80%;优化施肥的4个处理中优化施肥+全膜双垄沟+免耕(OPT+TR+FM+NT)处理总氮、总磷流失量最小,分别为2.756 3和0.051 3 kg/hm2,氮、磷流失系数也最小,分别为0.229 4%和0.028 1%;OPT+TR+FM+NT处理玉米产量最高,达到6 907.78 kg/hm2,较对照增产19.53%。综合考虑,陡坡地种植稀播作物的最佳模式为OPT+TR+FM+NT。

  • 相关文献

[1]不同农作措施对黄绵土坡耕地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罗照霞,雷建明,马忠明,杨虎德,杨志奇. 2018

[2]耕作措施对玉米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马忠明,杨虎德. 2014

[3]不同用量有机酸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崔恒,张久东,宝林,韩杰荣,车宗贤,包兴国,杨蕊菊. 2021

[4]氮磷钾肥施用量对庄薯3号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谢奎忠,杨棪,张民,李建军. 2011

[5]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柳燕兰,宋尚有,郝明德. 2012

[6]黄绵土区甘蓝型冬油菜生产品质与土壤质量对不同配肥的响应. 张建学,王芙蓉,杨志奇,雷建明,俄胜哲,王亚宏. 2019

[7]长期不同施肥对黄绵土雨养农业区作物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 杨志奇,俄胜哲,车宗贤,温宏昌,张喜平. 2020

[8]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区作物产量及养分回收率的影响. 俄胜哲,杨志奇,罗照霞,袁金华,车宗贤,王亚男,曾希柏,郭永杰. 2017

[9]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黄绵土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俄胜哲,杨志奇,曾希柏,王亚男,罗照霞. 2017

[10]甘肃省黄绵土耕地质量特征及其调控的关键技术. 杨封科,高世铭,崔增团,郭贤仕,张绪成. 2011

[11]黑麻土和黄绵土营养元素诊断研究. 王文丽,王方,杨虎德,郭天文,吕晓东,徐祥玉. 2007

[12]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黄绵土区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俄胜哲,杨志奇,罗照霞,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 2016

[13]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黄绵土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俄胜哲,杨志奇,曾希柏,王亚男,罗照霞,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 2016

[14]旱地玉米覆盖栽培的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 杨封科,高世铭,张绪成,马一凡. 2014

[15]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效应及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杨蕊菊,柴守玺,马忠明,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 2011

[16]秋覆膜对旱地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郭天文,康恩祥. 2011

[17]氮素营养对黄土高原旱地玉米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宋尚有,王勇,樊廷录,高育锋,唐小明,李尚中. 2007

[18]陇单7号饲用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和方式初探. 李志明. 2011

[19]不同基因型玉米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王国宇,宋尚有,樊廷录,李尚中,赵刚. 2009

[20]河西-熟制灌区玉米套甘蓝种植模式的水肥耦合效应. 胡新元.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