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群体生育动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敬涛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

关键词: 大豆;大垄窄行密植;群体;生育动态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1999 年 06 期

页码: 35-37

摘要: 研究表明,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较垄三栽培生育期延迟3~7d,株高平均增加3~5cm,倒伏加重,开花以后单株干重、叶面积及单株荚粒数下降,但群体干重(18.01~189.60g/m~2)、叶面积指数(0.038~1.270)及荚(23.7~149.6个/m~2)粒(除合丰25号66.7株/m~2处理外,增加51.8~163.6个/m~2)数增加,进而提高大豆产量。生产上应选用熟期适宜、矮秆或半矮秆强抗倒伏的品种,密度以44.4株/m~2以下为宜。

  • 相关文献

[1]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郑天琪,王成,连成才,张敬涛. 2000

[2]大豆群体光合特性的研究现状. 郑殿峰,张晓艳,李建英,杜吉到,王艳杰,迟莉. 2007

[3]垄上四行大垄窄行密植增产效果与栽培技术. 崔丽伟,刘飞. 2013

[4]节水灌溉与常规灌溉对水稻生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刘江彪,潘国君,郑桂萍,赫臣. 2018

[5]水稻乳苗早栽的生育动态及产量研究. 孙善文,孙业生. 2002

[6]氮肥运筹对水稻生育动态和茎蘖利用特征的影响. 陈书强. 2018

[7]密植条件下矮秆大豆合交9525-1生育动态分析. 张敬涛. 2000

[8]垄上四行大垄窄行密植增产效果与栽培技术. 崔丽伟,刘飞. 2013

[9]寒地水稻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单莉莉,赵海新,赵凤民,钱永德,杨丽敏. 2010

[10]同一群体的12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 石运强,孙艳杰,景玉良,邵勇,魏国才,南元涛,金振国,高利,冯鑫. 2019

[11]玉米缺氮诊断与防治措施. 王囡囡. 2021

[12]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影响玉米群体整齐度的因素及对策. 宋英博. 2021

[13]松粳20和松08378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的高产优质群体探讨. 高洪儒,闫平,张君,赵北平,宋丽娟,武洪涛,于艳敏. 2015

[14]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品种茎杆强度的研究. 王岩,邵立刚,李长辉,马勇,车京玉,高凤梅,张起昌. 2006

[15]寒地水稻回交导入系群体耐盐碱性研究. 聂守军,谢树鹏,高世伟,史冬梅,刘宝海. 2010

[16]作物中QTL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薛永国,刘丽君,高明杰,杨哲. 2007

[17]半矮秆大豆北豆25窄行密植试验研究. 刘玲雪,贺海生,徐明贵,郑伟,郭泰,王志新,吴秀红,李灿东,张振宇,刘忠堂,张茂明,黄野飚. 2012

[18]龙油豆1号菜豆. 詹云. 2005

[19]黑龙江省玉米早衰与防治措施. 宋英博. 2021

[20]玉米选系群体遗传增益对种植密度的选择响应. 张丰屹,唐娟,杨致远,李一,张宇星,宋炜,王宝强,李明顺,张德贵,李新海,雍洪军.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