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近海习见头足类DNA条形码及其分子系统进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鹤 1 ; 林琳 2 ; 柳淑芳 2 ; 姜志强 1 ; 庄志猛 2 ;

作者机构: 1.大连海洋大学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头足类;COI基因;DNA条形码;分类鉴定;系统进化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1 年 18 卷 02 期

页码: 245-2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DNA条形码通用引物扩增了11种中国近海习见头足类(Cephalopoda)共计97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oxidaseI,COI)基因片段,与GenBank收录的19种95条头足类同源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头足类COI基因存在碱基插入缺失现象,杜氏枪乌贼(Uroteuthis duvauceli)插入缺失位点数多达33个;碱基组成偏倚明显,A+T含量(66.70%)显著高于G+C(33.30%)含量。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29个物种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72,种间平均遗传距离(0.2024)是种内遗传距离的28.11倍。针对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Uroteuthis edulis,Photololigo edulis)分类和命名的分歧,DNA条形码分类结果显示,该物种与枪乌贼属(Loligo)和尾枪乌贼属(Uroteuthis)的COI基因同源性较低,不支持将其划归到Loligo或Uroteuthis。近爱尔斗蛸属(Pareledone)6个代表物种的种间遗传距离较小(0.0120~0.0385),对于此类变异程度较低的物种,DNA条形码仍可准确区分,但其种间遗传距离的阈值尚待深入探讨。系统发育树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COI基因在种、属水平的分类鉴定及其系统进化关系与传统方法所得结果一致性较高,分别为100%、91.67%;科、目水平的一致性略低,分别为80%和66.67%。可见,线粒体COI基因作为头足类DNA条形码在物种鉴定中适用性较高,亦适用于种属水平的系统进化分析,是形态学分类系统的必要补充和佐证。

  • 相关文献

[1]DNA条形码在鲱形目鱼类物种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中的应用. 李献儒,柳淑芳,李达,杜腾飞,庄志猛. 2015

[2]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5种鲤养殖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单云晶,鲁翠云,李超,张明昭,顾颖,孙效文. 2013

[3]基于DNA条形码研究中国枪乌贼和鸢乌贼的食物种类组成. 刘梦娜,徐磊,王雪辉,刘玉,王淼娣,邱永松,朱江峰,何映霖,贝伟烈,杜飞雁. 2020

[4]南极鱼亚目鱼类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学. 姜郦轩,张吉昌,樊钢洲,李昂,柳淑芳,庄志猛. 2021

[5]线粒体COI基因条形码在鲿科鱼类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梁宏伟,孟彦,罗相忠,李忠,邹桂伟. 2018

[6]DNA条形码技术在鲻科鱼类鉴定中的应用. 刘璐,孙典荣,李纯厚,韩志强,高天翔,宋娜. 2016

[7]鲹科鱼类DNA条形码分类系统. 杨龙,李昂,李步苏,王焕,柳淑芳,庄志猛. 2021

[8]中国绥芬河三块鱼不同群体的种属划分及起源. 常玉梅,程磊,孙博,苏宝锋,梁利群,王维坤. 2018

[9]七鳃鳗属3种类的亲缘关系分析. 常玉梅,黄晶,孙博,苏宝锋,梁利群. 2018

[10]脊尾白虾3个野生群体线粒体COI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马朋,刘萍,李健,李吉涛,陈萍. 2011

[11]南极鱼类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进化研究. 赵娜,马春艳,宋炜,冯春雷,王鲁民,张凤英,蒋科技,赵宪勇,马凌波. 2018

[12]利用DNA条形码COI基因分析我国重要贝类系统进化关系. 赵庆,吴彪,刘志鸿,刘寒苗,孙秀俊,周丽青,张高伟,杨爱国. 2018

[13]摩洛哥沿岸头足类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温、叶绿素浓度的关系. 沈建林,张衡,刘大鹏,杨超,徐博,吴越. 2020

[14]黄海中南部头足类的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 吴强,王俊,李忠义,戴芳群,陈瑞盛,孙珊,金显仕. 2015

[15]印度洋可开发的外洋性头足类. 赵荣兴. 1992

[16]2006–2013年黄海秋季头足类资源状况调查与分析. 杜腾飞,李昂,戴芳群,李达,柳淑芳,庄志猛. 2016

[17]南海北部陆架区头足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分布. 黄梓荣. 2008

[18]亚洲头足类Cephalopods市场的变化趋势. 谢营梁. 1995

[19]国外水产动物的加工现状和发展方向. 许文苡. 1990

[20]南海头足类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郭金富,陈丕茂.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