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骨碎补大棚栽培品与野生品的广靶代谢组学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邱道寿 1 ; 罗永坚 1 ; 李长发 1 ; 杜长江 1 ; 袁雪平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骨碎补;槲蕨;大棚栽培;野生药材;代谢组学;黄酮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30-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骨碎补是一种多年生传统中药材,目前药材原料多来源于野生采集,鲜见有人工栽培的报道.因过度采集,骨碎补野生资源破坏严重,导致药材资源锐减,人工种植成为必然趋势.在探索骨碎补设施大棚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开展大棚栽培药材与野生药材的靶向代谢组学比较研究,探讨栽培品与野生品主要代谢产物的差异,为骨碎补人工栽培技术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骨碎补基源植物槲蕨为研究对象,采用UPLC-MS/MS分析技术对比分析设施大棚栽培3年的槲蕨根茎与其野生根茎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并开展差异代谢物富集通路分析.[结果]从两种药材检测到的749种代谢物中筛选到100种差异代谢物,且与野生品相比,大棚栽培品中有58种代谢物含量上调、42种含量下调.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酚酸类、生物碱、游离脂肪酸等.在大棚栽培品中,黄酮醇、黄酮碳糖苷、糖及糖类代谢物含量全部上调;而在野生品中,氨基酸及衍生物、酚酸类、溶血磷脂酰胆碱和花青素类代谢物含量上调幅度较大.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100个差异代谢物共注释到47条代谢通路,其中显著富集的有维生素B6代谢、芪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二芳基庚烷生物合成、姜酚的生物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半胱氨酸代谢、蛋氨酸代谢、花青素生物合成、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等途径.[结论]大棚栽培的骨碎补,其黄酮醇、黄酮碳糖苷、糖及糖类代谢物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品,因总黄酮被公认为主要药效成分,因此大棚栽培的骨碎补比野生品具有主效成分优势,可为骨碎补规模化设施栽培或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棚栽与瓶栽金线莲的广靶代谢组学比较. 邱道寿,罗永坚,郑武林,李莉. 2024

[2]优质稻‘黄华占’籽粒发育过程中代谢物差异分析. 陈宜波,周少川,王重荣,李宏,黄道强,王志东,周德贵,赵雷,龚蓉,潘阳阳. 2022

[3]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芋头代谢物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分析. 符梅,李桂花,罗文龙,骆善伟,郭巨先. 2025

[4]基于GC-MS代谢组的'丹霞2号'红茶加工过程化合物变化分析. 吴华玲,WU Hualing,HUANG Wenjie,黄文洁,CHEN Zhongjian,陈中建,CHEN Zhuang,陈庄. 2019

[5]γ-氨基丁酸和2-乙酰-1-吡咯啉代谢通路在水稻籽粒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分析. 潘阳阳,陈宜波,王重荣,李宏,黄道强,周德贵,王志东,赵雷,龚蓉,周少川. 2021

[6]基于代谢组学的植物多酚及其肠道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黄小丹,陈梦雨,黄文洁,张名位,晏石娟. 2021

[7]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及多组学研究进展.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陈霞,崔一平. 2021

[8]空间分辨代谢组学进展和挑战. 殷志斌,黄文洁,伍欣宙,晏石娟. 2021

[9]优质稻'美香占2号'与'齐新占'籽粒和精米的代谢产物差异分析. 陈宜波,周少川,王志东,王重荣,李宏,黄道强,周德贵,赵雷,龚蓉,潘阳阳. 2021

[10]基于代谢组学的红菜薹和菜心茎部色泽差异成分比较. 唐康,李桂花,郭巨先,罗文龙,骆善伟,姜诗政,符梅. 2023

[11]基于UPLC-MS/MS技术的线纹香茶菜白花型与紫花型种质代谢物的比较分析. 邱道寿,罗永坚,徐友阳,张慧晔. 2024

[12]‘丹霞2号’红茶加工过程中品质特征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 徐旭华,黄文洁,陈旭峰,陈园园,吴绍文,李红建,晏石娟. 2024

[13]基于GC-MS代谢组学解析阿苯达唑治疗家蚕微粒子病的作用机制. 邢东旭,廖森泰,黄文洁,李庆荣,肖阳,赵超艺,晏石娟,蒋满贵,黄旭华,杨琼. 2021

[14]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六垌茶关键特征成分分析. 赵洁,李富荣,刘雯雯,马姜明,秦佳双,陈岩,王旭. 2024

[15]基于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品系化州柚花间差异代谢物. 陈婉冰,毛根林,钟玉娟,曾继吾. 2024

[16]不同组学视角分析中药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罗琴,刘丁语,刘宝玲,乔常宏,陈翔宇,何振文,王晓虎,陈晶,张翩,黄元,王刚,刘昊,蔡汝健. 2025

[17]多组学视角下中药抗菌机制研究进展. 乔常宏,陈翔宇,刘宝玲,罗琴,刘丁语,何振文,王晓虎,陈晶,张翩,黄元,白挨泉,王刚,蔡汝健. 2025

[18]松针提取液对茶树生长和虫害防治的影响机制. 张曼,黎健龙,周波,陈义勇,农红秋,崔莹莹,刘嘉裕,唐劲驰. 2024

[19]广东桑枝的化学成分研究. 许延兰,李续娥,邹宇晓,陈纪军. 2008

[20]RP-HPLC法测定青果果肉中的黄酮类物质. 张超洪,赖志勇,谢路斯,戴宏芬,黄炳雄,肖维强,王晓容.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