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番荔枝属不同品种叶表面微形态的电镜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雪华 1 ; 邓穗生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番荔枝属;品种;叶表皮;微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期刊名称: 电子显微学报

ISSN: 1000-6281

年卷期: 2006 年 02 期

页码: 84-8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番荔枝属九个番荔枝品种的叶表面角质、蜡质、表皮毛、气孔等微形态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显示:它们之间的叶表面表皮毛、角质、蜡质和气孔等微形态均有较大的差异。秘鲁番荔枝、AP杂交番荔枝、无核番荔枝上下表面均具有单列丝状毛,气孔只分布于下表面;普通番荔枝、圆滑番荔枝、粗鳞番荔枝叶表面均无表皮毛;秘鲁番荔枝、AP杂交番荔枝、普通番荔枝、粗鳞番荔枝上下表皮角质呈不规则的岛状突起,而圆滑番荔枝、无核番荔枝表面角质较平,角质膜形状不甚清晰;以上所述番荔枝叶表面都覆盖有密厚的针晶状蜡被;除圆滑番荔枝的气孔有副卫细胞外,其它气孔只有保卫细胞而无副卫细胞;刺番荔枝、山刺番荔枝、牛心番荔枝的叶表皮毛为短棍棒状,其表皮角质细胞呈乳突状或波状突起;山刺番荔枝的棒状毛顶端钝圆,而刺番荔枝与牛心番荔枝的棒状毛顶端尖锐;刺番荔枝和山刺番荔枝只有下表皮才具有棒状毛,其气孔形状近似圆形,孔口略内陷于表皮层,牛心番荔枝表面角质呈不规则波状突起,气孔细长稍突。由于这些不同的叶表面微形态是长期受各物种原产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影响所形成的,因此研究番荔枝品种的叶表面微形态结构,对正确引种和推广番荔枝果树种植有着重要的意义。

  • 相关文献

[1]番荔枝属3个资源树种的核型分析. 张蕾,王家保,陈业渊,许桂莺,罗石荣. 2009

[2]广藿香不同栽培类型叶表皮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吴友根,吴连花,何际婵,林尤奋,张军锋,范春蕾. 2011

[3]海南莎草属植物叶下表皮微形态的研究. 李晓霞,杨虎彪,范志伟,黄乔乔,刘丽珍. 2012

[4]海南飘拂草属叶下表皮微型态研究. 李晓霞,沈奕德,黄乔乔,刘延,范志伟. 2016

[5]番荔枝属不同品种叶表面微形态电镜观察. 陈雪华,邓穗生. 2005

[6]番荔枝属(Annona spp.)几种果树的酯酶和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分析. 王家保,杜中军,陈业渊,金志强,邓穗生,罗石荣. 2006

[7]利用锚定SSR技术探讨芒果品种的分类. 谢江辉,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马蔚红,林顺权,刘成明. 2006

[8]海南岛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与适栽种类的选择. 王祝年. 2001

[9]不同品种及排酸成熟时间对南方黄牛嫩度的影响. 张成龙,李锐,樊永亮,王文强,李蕊,耿晓晗,亏开兴,黄必志,王安奎. 2015

[10]不同菠萝品种滴灌施肥养分吸收特性和产量品质差异. 刘亚男,马海洋,张江周,冼皑敏,石伟琦. 2016

[11]灰色关联度对腰果新品种的综合评估. 邓穗生. 2004

[12]不同木薯品种上木瓜秀粉蚧空间格局研究. 宋记明,刘光华,陈青,张林辉,刘倩,李月仙,姜太玲,熊贤坤,周迎春,严炜,段春芳. 2020

[13]澳洲坚果品种适应性研究. 陆超忠,曾辉,张汉周. 2004

[14]杧果新品种'热品16号'. 罗睿雄,黄建峰,赵志常,陈业渊,杜邦,王光瑛,申万军,党志国,李后红,高爱平. 2023

[15]两个甘蔗品种机械收获后糖分转化损失分析. 苏俊波,孔冉,罗炼芳,张华,陈由强,陈如凯. 2015

[16]第二轮国家甘蔗品种集成示范在海南临高的试验结果分析. 蔡文伟,熊国如,伍苏然,杨本鹏. 2014

[17]海南西南部芒果营养特性的研究. 陈菁,韦家少,易小平,唐树梅. 2001

[18]椰子新品种‘文椰6号’. 孙程旭,范海阔,张军,刘蕊. 2019

[19]水果番木瓜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 龙明华,唐小付,刘文君,于文进,廖易. 2007

[20]椰子新品种‘文椰2号’. 范海阔,黄丽云,唐龙祥,覃伟权,马子龙,赵松林.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