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悦 1 ; 杜灵通 2 ; 候静 3 ; 刘可 4 ; 朱玉果 4 ;
作者机构: 1.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宁夏大学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3.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农林科学院
4.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系统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干旱;标准化降水指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功率谱分析;宁夏中部干旱带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7 年 35 卷 02 期
页码: 255-2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旱特征可为区域农牧业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利用1960—2012年的各站点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借助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功率谱分析和重新标度极差分析等方法,对近50年来的干旱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宁夏中部干旱带在1960—2012年间发生中旱以上的干旱事件达到了总干旱次数的30%以上;干旱波动周期的多尺度分解显示,该区域存在着0.5 a尺度的轻旱,1 a尺度的中旱,3 a尺度的重旱和10 a尺度的特旱;平均干旱强度的年际波动周期特征中,有平均超过65%的贡献来自于3.25-4 a左右的干旱周期波动,而平均超过14%的贡献来自于5.78-6.5 a左右的干旱周期波动;总体来看,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旱趋势处于增强态势,且具有长程依赖性,即未来还将持续干旱,但不同季节的干旱趋势特征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 相关文献
[1]宁夏中部干旱带红枣裂果防治试验. 刘向才,吴全忠,沈庆宁,黄学琴,王春良. 2015
[2]宁夏中部干旱带天然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研究. 马甜,王俊波,张治华,徐秀梅. 2013
[3]宁夏中部干旱带不同柠条种植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冯立荣,张安东,左忠,王家洋,马静利. 2021
[4]宁夏中部干旱带红花栽培技术研究. 张新学,李明,张建虎. 2020
[5]宁夏中部干旱带不同生境昆虫群落特征分析. 陈宏灏,高立原,张蓉,张怡,朱猛蒙. 2011
[6]不同水肥处理对金皇后苜蓿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王锦,薛伟,朱建宁,杨炜迪,王川. 2014
[7]TOPSIS法综合评价宁夏中部干旱带五种风蚀环境抗风蚀性能. 左忠,王东清,温学飞. 2017
[8]宁夏中部干旱带槽式温室礼品西瓜早春栽培技术. 曲继松,张丽娟,冯海萍,杨冬艳. 2013
[9]宁夏中部干旱带几类土壤可蚀性对比研究. 左忠,王峰,张亚红,郭永忠,王顺霞. 2010
[10]压砂地西瓜巨膜长蝽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 高立原,张蓉,张怡,陈宏灏,马建华,王芳,刘晓丽. 2010
[11]国内外风蚀研究现状及其对宁夏中部干旱带风蚀防治的启示. 冯立荣,张学义,左忠. 2012
[12]宁夏中部干旱带几类土壤可蚀性对比研究. 左忠,王峰,张亚红,郭永忠,王顺霞. 2009
[13]宁夏中部干旱带几类土壤可蚀性对比研究. 左忠,王峰,张亚红,郭永忠,王顺霞. 2009
[14]三种土壤水分条件下春小麦旗叶碳同位素分辨率与灰分含量的关系. 朱林,梁宗锁,许兴,李树华. 2009
[15]西藏地区干旱指标的时空演变. 金建新,张娜,桂林国. 2019
[16]压砂西瓜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郭松,刘声锋,于蓉,田梅,董瑞,王志强,杨万邦. 2020
[17]宁夏干旱风沙区井灌农业高效用水优化模式的研究——以盐池县土沟村为例. 王峰,张清云,温学飞,刘华,董立国. 2005
[18]宁夏干旱风沙区农林牧生态系统优化研究. 温学飞,刘华. 2007
[19]旱胁迫和复水处理后马铃薯转录因子的转录组分析. 巩檑,张丽,聂峰杰,陈虞超,甘晓燕,石磊,宋玉霞,郭志乾,王峰. 2015
[20]旱作条件下苜蓿品种筛选及保苗技术研究. 张俊丽,王川,刘静.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1982—2012年北半球荒漠草原过渡带植被物候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作者:候静;杜灵通;刘可;朱玉果;胡悦;杨新国;张学俭
关键词:物候;气候变化;荒漠草原过渡带;GIMMS NDVI 3g数据
-
压砂种植模式对地表热场景观格局的影响
作者:候静;杜灵通;张学俭
关键词:压砂地;种植模式;地表温度;景观格局;生态环境
-
基于RS与像元二分模型的近20a宁夏植被覆盖研究
作者:候静;杜灵通;马菁;张学俭
关键词:遥感;植被覆盖度;像元二分模型;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