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土旱塬不同施肥水平下小麦玉米轮作的产量与土壤水分效应模拟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学春 1 ; 李军 1 ; 樊廷录 2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黄土高原;作物轮作;WinEPIC模型;产量;施肥;土壤水分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08 年 14 卷 02 期

页码: 242-2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WinEPIC模型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旱塬地19571~998年期间不同施肥水平下小麦玉米轮作方式"春玉米→春玉米→冬小麦→冬小麦→冬小麦→冬小麦"的产量变化和土壤水分效应。模拟结果表明:1)无肥、低肥、中肥和高肥处理下,小麦玉米轮作方式的模拟产量均呈现波动性降低趋势,其平均值分别为1.573、3.272、3.877和4.318 t/hm2,其适宜的施肥量范围为N 901~20 kg/hm2、P 306~0 kg/hm2;2)4种施肥处理下,小麦玉米轮作田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均呈现波动性降低趋势,平均每年分别减少8.5、10.3、12.3和12.0 mm,无肥、低肥和中肥处理间土壤有效含水量差异十分显著;3)在模拟初期(19571~962)出现了土壤湿度逐年降低、土壤干层逐年加厚的干燥化过程,在模拟中后期(19751~980,19931~998)均出现了稳定的土壤干层,无肥和低肥处理土壤干层分布于2—3 m和2—4 m土层,中肥和高肥处理均分布于2—5 m土层,表现出随肥力和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土壤干层厚度逐渐加深。

  • 相关文献

[1]旱地不同施肥对冬油菜产量及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俄胜哲,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 2017

[2]全膜覆土穴播及施肥对旱地春小麦养分、干物质积累及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许婷,吕军峰. 2014

[3]旱地地膜覆盖和施肥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谭雪莲,吕军锋,郭天文,郭贤仕,张绪成,张平良. 2011

[4]不同基因型糜子品种氮磷养分吸收差异研究. 张磊,董孔军,何继红,任瑞玉,刘天鹏,杨天育. 2024

[5]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气候变化对荞麦生产的影响. 贾瑞玲,赵小琴,刘军秀,刘彦明,张明,方彦杰,马宁. 2023

[6]优化施肥和栽培模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及N素利用的影响. 刘晋宏,孙建好,陈英,张绪成,刘晓伟,王朝辉. 2015

[7]水肥耦合对土壤水分及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风. 2019

[8]种植模式和补灌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秦安振,雍蓓蓓. 2019

[9]补充灌水对旱地秸秆覆盖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陈伟,杨君林. 2017

[10]不同复种油菜-轮作模式对马铃薯耗水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谭雪莲,郭天文,张平良,曾骏,刘晓伟. 2021

[11]立式深旋松耕对半干旱区饲草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2020

[12]农用地膜残留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张建军,郭天文,樊廷录,赵刚,党翼,王磊,李尚中. 2014

[13]长期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俄胜哲,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 2017

[14]秸秆还田方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王婷,丁宁平,周海燕. 2013

[15]注灌施肥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崔云玲,张立勤,车宗贤. 2014

[16]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栽培的土壤水温效应及其生长发育研究. 任瑞玉,何继红,董孔军,刘天鹏,张磊,杨天育. 2016

[17]不同生育阶段灌水处理对糜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天鹏,董孔军,何继红,任瑞玉,张磊,杨天育. 2014

[18]地膜降解特征对土壤水热效应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 2018

[19]旱塬区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赵刚,樊廷录,党翼,张建军,李尚中,王淑英,程万莉,王磊. 2019

[20]垄宽对春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 连彩云,马忠明,张立勤,曹诗瑜.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