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饥饿期间中华鲟幼鱼血液与肝脏酶活力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冯广朋 1 ; 庄平 1 ; 章龙珍 1 ; 黄晓荣 1 ; 刘鉴毅 1 ; 段明 1 ; 侯俊利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中华鲟;饥饿;生理;新陈代谢;能量供应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11 年 33 卷 02 期

页码: 47-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将中华鲟幼鱼持续饥饿43 d,每隔6 d采样1次,研究饥饿期间中华鲟幼鱼血液与肝脏7项酶活力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饥饿期间中华鲟幼鱼血液丙氨酸转氨酶活力波动范围为42.1~134.6 U/L,在第13天与第37天均出现显著下降;天冬氨酸转氨酶活力在饥饿19 d后出现下降,最低值与最高值分别为310.1±52.4 U/L与420.8±83.4 U/L;溶菌酶活力呈现上升趋势,饥饿43 d组与饥饿前期的4个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总抗氧化能力在饥饿19 d后下降至较低水平,饥饿13 d组显著高于饥饿37 d组;肝脏Na+-K+-ATP酶活力在饥饿前期下降,在饥饿37 d后显著升高,与饥饿前期的4个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乳酸脱氢酶活力在饥饿13 d后显著下降,波动范围为5.101~3.154 U/g;碱性磷酸酶活力呈现上升趋势,饥饿19~43 d的5个组显著高于饥饿1 d组。从总体上看,中华鲟幼鱼生理指标在饥饿19~25 d后产生较大变化,这可能与其新陈代谢与能量供应水平下降有关,在人工养殖与救护工作中应防止中华鲟幼鱼受到长期的饥饿胁迫。

  • 相关文献

[1]温度对中华鲟幼鱼代谢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冯广朋,庄平,章龙珍,刘鉴毅,段明,赵峰,闫文罡. 2012

[2]温度对中华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冯广朋,庄平,章龙珍,侯俊利,刘鉴毅,张涛. 2010

[3]鲈鱼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馏作用. 蔡德陵,张淑芳,唐启升,孙耀. 2003

[4]饥饿对条石鲷仔稚鱼生长发育的影响. 孙中之,柳学周,徐永江,李娟,曲建忠,兰功刚,梁翻. 2009

[5]温度、盐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影响及初孵仔鱼饥饿耐受力. 徐永江,柳学周,王妍妍,曲建忠. 2009

[6]饥饿对克氏原螯虾亲虾消化酶活性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赵朝阳,周鑫,邴旭文,王桂芹. 2010

[7]饥饿对繁殖期尼罗罗非鱼肌肉生化成分和性腺发育的影响. 刘凯,段金荣,徐东坡,张敏莹,王勇,施炜纲. 2011

[8]饥饿对条纹锯仔鱼的存活、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贾瑞锦,陈超,孔祥迪,李炎璐,宋振鑫,吴雷明,王鲁,曲江波,赵从明,吴坚. 2014

[9]美洲西鲱仔鱼不可逆点及仔、稚鱼摄食特性研究. 高小强,洪磊,刘志峰,郭正龙,王耀辉,雷霁霖. 2015

[10]饥饿和复投喂对金钱鱼四种igfbp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妹,陈华谱,江东能,李广丽,朱春华,吴天利,邓思平. 2017

[11]豹纹鳃棘鲈仔鱼饥饿实验和不可逆点研究. 杨育凯,虞为,林黑着,李涛,黄小林,黄忠,戚常乐. 2017

[12]饥饿对高体革鯻消化道黏液细胞分布的影响. 谢木娇,钟金香,颉晓勇,朱长波,李俊伟,王,叶国玲,鲍虞园. 2018

[13]不同底质和温度对金乌贼仔乌饥饿耐受能力的影响. 王林龙,王展,张雪梅,张秀梅. 2018

[14]饥饿胁迫对卵形鲳鳆幼鱼消化器官组织学的影响. 区又君,苏慧,李加儿,王永翠,刘汝建,曹守花. 2013

[15]黑棘鲷仔鱼饥饿实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杨育凯,林黑着,王志勇,谢仰杰,郭奕惠,黄小林,李涛. 2020

[16]刀鲚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基因的分子克隆和饥饿作用下的表达分析. 王美垚,李全杰. 2019

[17]饥饿和重摄食对鲤鱼脂蛋白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王钦,李建林,唐永凯,李红霞,吴钧晟,张磊,沈泽恩,俞菊华. 2019

[18]饥饿对日本沼虾生长和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志华,谢松,王军霞,陈大庆. 2007

[19]黄鲷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夏连军,施兆鸿,陆建学. 2004

[20]饥饿与重摄食对河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王晨赫,周彦锋,方弟安,张希昭,张丽,刘剑羽,郑泽,尤洋.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