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分子标记对‘淮稻5号’进行品种真实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顾伟航 1 ; 田佳琪 2 ; 朱明超 2 ; 文正怀 2 ; 严卫古 2 ; 王兴龙 2 ; 张大兵 2 ; 袁政 3 ;

作者机构: 1.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淮安市作物分子辅助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天丰种业有限公司

2.;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淮安市作物分子辅助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天丰种业有限公司

3.;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淮安市作物分子辅助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天丰种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淮稻5号’;分子标记;InDel;2b-RAD;真实性

期刊名称: 植物生理学报

ISSN: 2095-1108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265-2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淮稻5号’具有抗倒性强、高产稳产、米质优良等优点,自推广以来,以其独有的优越性在粳稻市场中占有重要竞争份额。因此,开发可用于该品种真实性鉴定的分子标记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前期筛选获得的99对水稻InDel分子标记对‘淮稻5号’标准品(H1)和4个生产中与‘淮稻5号’无明显表型差异的供测品种进行基因型分析,筛选获得4对‘淮稻5号’品种特异性InDel分子标记:chr1_3386-1、chr5_751、chr8_6491-1和chr11_5641-0。为进一步验证这4对分子标记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对供测品种基因组进行了2b-RAD测序分析,测序结果与In Del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一致,供测品种H2、H4虽然表型与其他供测品种几乎一致,但与标准品(H1)及其他供测品种(H3、H5)在基因型上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这4对In Del分子标记对来自不同地区以及举报的‘淮稻5号’问题材料进行了基因型检测,结果进一步验证本研究获得的4对分子标记可用于‘淮稻5号’品种真实性的快速检测鉴定。因此,本研究结果为加强‘淮稻5号’品种权的保护及种子质量监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相关文献

[1]玉米功台皂性Insertjon/Deletion(InDel)分子标记的挖掘及其在杂交种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张体付,葛敏,韦玉才,赵涵. 2012

[2]5个粳稻杂交组合及亲本的SSR多态性分析. 程保山,杨加银,洪德林. 2010

[3]Genome re-sequencing of two accessions and fine mapping the locus of lobed leaflet margins in mungbean. Jiao, Keyuan,Guo, Wuxiu,Jiao, Keyuan,Li, Xin,Yuan, Xingxing,Yuan, Xingxing,Cui, Xiaoyan,Chen, Xin.

[4]Exploiting Illumina sequenc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el markers in watermelon (Citrullus lanatus). Liu, G.,Xu, J. H.,Zhang, M.,Li, P. F.,Yao, X. F.,Hou, Q.,Zhu, L. L.,Ren, R. S.,Yang, X. P..

[5]Development of novel InDel markers and genetic diversity in Chenopodium quinoa through whole-genome re-sequencing. Zhang, Tifu,Lv, Yuanda,Zhou, Ling,Lu, Haiyan,Liang, Shuaiqiang,Bao, Huabin,Zhao, Han,Gu, Minfeng,Liu, Yuhe. 2017

[6]甘薯IbANR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武传建,戚骁,李仁赛,封功成,苏静静,葛海军,马代夫,王爱民. 2017

[7]8个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分子标记有效性的验证及评价. 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庆勇,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2012

[8]基于InDel标记分析305份中国甘薯登记品种遗传多样性. 唐芬,赵路宽,苏一钧,肖世卓,袁蕊,翁宗宽,戴习彬,周志林,陈艳丽,曹清河. 2024

[9]糯玉米杂交种纯度InDel分子标记鉴定与田间鉴定的相关性分析. 胡俏强,陆海燕,李炯,陈舜权,吴月琴,戴惠学. 2016

[10]玉米InDel标记20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冯博,许理文,王凤格,薛宁宁,刘文彬,易红梅,田红丽,吕远大,赵涵,金石桥,张力科,蔚荣海,赵久然. 2017

[11]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陈涛,张巧凤,王才林. 2009

[12]藜麦EST-SSR的开发及通用性分析. 张体付,戚维聪,顾闽峰,张晓林,李坦,赵涵. 2016

[13]黄瓜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姜永平,张辉明,陈金鑫. 2008

[14]作物分子育种应与常规育种紧密结合. 潘宗瑾,王为,潘群斌. 2010

[15]江苏主栽粳稻品种的遗传与食味结构分析. 龚红兵,曾生元,李闯,左示敏,景德道,林添资,陈宗祥,张亚芳,钱华飞,余波,盛生兰,潘学彪. 2016

[16]石榴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刘兴满,葛金涛,吴秋月. 2015

[17]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相关QTL定位研究进展. 齐波,杨加银. 2017

[18]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太湖糯’、‘苏御糯’及部分优质糯稻的DNA指纹图谱. 陈培峰,黄健,朱勇良,乔中英,黄萌,王建平. 2014

[19]江苏省多基因聚合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效应分析及Pb1基因功能标记开发. 孙立亭,林添资,景德道,余波,钱华飞,曾生元,李闯,姚维成,杜灿灿,胡庆峰,周义文,龚红兵. 2019

[20]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条纹叶枯病粳稻新品系. 何冲霄,董晓鸣,姚立生,孙明法,梁国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