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甘平
1
;
董燕生
2
;
孙林
2
;
杨贵军
2
;
李振海
2
;
杨凡
2
;
王立志
2
;
王建雯
3
;
作者机构: 1.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涝灾;灾情评估;无人机载Li DAR;冠层高度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7 年 15 期
页码: 2983-29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基于无人机平台的遥感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也是推动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笔者欲通过分析涝灾研究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反演的玉米冠层高度,快速准确实现玉米涝灾受灾范围监测和灾情评估,为防灾减灾、高产稳产、农业保险理赔等提供依据。拓展无人机载LiDAR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价值,为农业等相关部门快速有效掌握农情信息提供保障。【方法】2016年7月19—20日,以因大暴雨导致涝灾的北京市昌平区一块玉米大田作为研究区,基于无人机平台获取研究区激光雷达数据。通过冠层高度模型(canopy height model,CHM)反演出玉米冠层高度,采用正态统计理论的双阈值划分策略确定阈值,构建基于玉米冠层高度差异的涝灾灾情遥感监测模型,评价玉米涝灾灾情严重程度,并基于地面实测数据进行精度评价。【结果】涝灾发生后,玉米长势存在一定差异,最明显的差异体现在玉米植株高度。基于正态统计理论和野外测量,最终确定严重涝灾玉米冠层高度为0.30—0.84 m,中度涝灾玉米冠层高度为0.84—1.70 m,冠层高度1.70 m以上为轻度受灾区域。通过野外实测样本对无人机载LiDAR数据估算结果进行混淆矩阵分析,总体分类精度达到72.15%,Kappa系数为0.44。结合数码影像做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玉米涝灾遥感空间制图结果与数码影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通过无人机载LiDAR数据能实现玉米冠层高度反演,结合涝灾后玉米植株高度差异特征能有效反映不同涝灾程度,实现区域尺度下玉米涝灾受灾范围监测和灾情等级评估,有利于便捷高效获取灾情灾害信息。
- 相关文献
[1]夏玉米涝灾无人机LIDAR监测研究. 甘平,董燕生,孙林,廖永丰,郭清,吕雪锋,何飞. 2016
[2]对“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技术路线的认识与思考*. 赵久然,孙世贤. 2007
[3]法布里干涉近红外光谱仪定量测定大豆、玉米主要成分. 王冬,闵顺耕,朱业伟. 2012
[4]我国玉米科研和生产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赵久然,杨国航,王凤格. 2007
[5]乙草胺对玉米药害的研究. 王光耀,江国铿,贾春虹,武菊英. 1999
[6]中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研究进展. 赵久然,王凤格,郭景伦. 2004
[7]利用近红外分析技术进行品质育种的探讨. 段民孝,范弘伟,王元东,赵久然,郭景伦,邢锦丰,王继东. 2005
[8]玉米三维重构及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郭新宇,赵春江,肖伯祥,邓旭阳,孙广宇,王纪华. (Mis
[9]美国杂交玉米背景介绍. 赵久然,郭景伦,滕海涛,郭强. 2000
[10]关于玉米品种DUS测试的几点思考. 王凤格,赵久然,郭景伦,刑锦丰. 2004
[11]应用分子标记技术选配强优势玉米杂交组合的研究. 赵久然,郭景伦,孔艳芳,尉德铭. 2000
[12]利用P群自交系实现我国温带玉米种质的创新. 王元东,陈绍江,段民孝,张春原,郭景伦,赵久然. 2004
[13]落粒高粱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除. 江国铿,贾春虹,武菊英,王光耀. 1999
[14]近红外分析技术在玉米品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段民孝,王元东,郭景伦,邢锦丰,滕海涛,赵久然. 2003
[15]免耕覆盖玉米田麦秸对玉米和杂草的生化互作. 贾春虹. 2001
[16]不同玉米群体产量和水分生产力对水资源变化的响应. 刘月娥,侯鹏,谢瑞芝,王荣焕,陈传永,李少昆,梅旭荣. 2015
[17]不同玉米杂交品种吐丝持续期特性及其对播期的响应. 刘月娥,吕天放,赵久然,王荣焕,徐田军,陈传永. 2019
[18]玉米萌发幼苗期的抗旱性鉴定评价. 徐田军,吕天放,赵久然,王荣焕,刘月娥,张连平,叶翠玉. 2017
[19]高分子水土保持剂对沿湖低肥力土壤玉米生长的影响. Li Peng,李鹏,An Zhizhuang. 2010
[20]播期对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徐田军,吕天放,陈传永,赵久然,王荣焕,刘月娥.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Sentinel数据与多特征学习的大豆种植面积提取
作者:段承君;杜晓初;龙慧灵;梅新;杨贵军;张有智
关键词:大豆;种植面积;机器学习;Google Earth Engine
-
秦岭植被生态空天地遥感监测体系与平台建设构思
作者:张静;杨贵军;李振洪;雷蕾;刘淼;高美玲
关键词:遥感;植被;监测体系;生态环境;时空演变
-
多源遥感数据耦合CBA-Wheat模型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研究
作者:王士俊;刘苗;赵钰;柳昭宇;刘修宇;冯海宽;隋学艳;李振海
关键词:冬小麦;地上生物量;遗传算法;CBA-Wheat;多源数据;EVI2;Sentinel-2;遥感
-
Spiking-Hybrid方法与机器学习结合的冬小麦LAI反演
作者:李平平;王夏军;王来刚;杨贵军;马园园;孙贺光;郑淳恺;宋晓宇
关键词:小麦;高光谱;Spiking-Hybrid方法;PROSAIL;少样本
-
利用光谱空间特征估算马铃薯植株氮含量
作者:樊意广;冯海宽;刘杨;边明博;赵钰;杨贵军;钱建国
关键词:无人机;马铃薯;植株氮含量;植被指数;高频信息
-
基于冠层光谱和覆盖度的马铃薯叶片钾含量估算方法
作者:马彦鹏;边明博;樊意广;陈志超;杨贵军;冯海宽
关键词:马铃薯;叶片钾含量;冠层覆盖度;RGB影像;冠层光谱特征
-
利用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冬小麦氮含量监测
作者:冯海宽;樊意广;陶惠林;杨福芹;杨贵军;赵春江
关键词:无人机;冬小麦;高光谱;氮含量;逐步回归;光谱特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