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武琳琳 1 ; 赵秀梅 1 ; 王丽达 1 ; 李青超 1 ; 周超 1 ; 徐婷 1 ; 刘洋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关键词: 柞蚕卵;保存;松毛虫赤眼蜂;繁殖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3 年 01 期
页码: 72-74
摘要: 试验研究了柞蚕卵的不同保存方式对松毛虫赤眼蜂繁蜂的影响,为松毛虫赤眼蜂繁蜂生产中柞蚕卵合理保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应用新鲜的柞蚕雌蛾取卵粒来繁殖松毛虫赤眼蜂,其寄生率、羽化率、单卵出蜂数等各项主要繁殖指标均最高,其次是冷藏柞蚕雌蛾的保存方式,而保存干的柞蚕卵粒的方式繁殖的松毛虫赤眼蜂,各项主要繁殖指标均明显下降,保存湿的柞蚕卵粒的方式最低。因此,赤眼蜂生产上尽量保证应用新鲜的柞蚕雌蛾卵粒,此外可以采用冷藏柞蚕雌蛾的保存方式,并辅助少量的保存干柞蚕卵粒的方式。
- 相关文献
[1]不同寄主卵繁育螟黄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寄生效果比较研究. 王连霞. 2011
[2]高温胁迫对松毛虫赤眼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曲忠诚,赵奎军,张树权,梁虹,赵曦,韩冬伟,迟莉,杨莹,许健. 2010
[3]松毛虫赤眼蜂防治高粱田亚洲玉米螟技术的研究. 王连霞. 2021
[4]利用迷向散发器和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对梨树蛀果害虫的防控效果. 孙圣杰,任爱华,王晓祥,杨雪琳,李浩文,李贞,刘小侠. 2021
[5]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的研究. 王亚洲. 1993
[6]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苹果食心虫的研究. 王连霞. 2008
[7]不同种赤眼蜂对齐齐哈尔地区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武琳琳,王立达,赵索,董杨,杨慧莹,谭可菲,胡继芳. 2016
[8]影响松毛虫赤眼蜂产卵因素的研究. 王亚洲. 1995
[9]麻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更新与利用. 粟建光,龚友才,关凤芝,路颖,黎宇,戴志刚. 2003
[10]我国亚麻种质资源的研究与评价利用. 路颖. 2004
[11]寒地浆果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研究. 吴立仁,杜汉军,焦奎宝. 2011
[12]浅析马铃薯原原种繁殖的影响因素. 郝智勇. 2014
[13]光照对家禽生长繁殖的影响. 李鑫,王志强. 2021
[14]八仙花扦插繁殖技术. 李晓晨. 2007
[15]八仙花栽培技术. 李晓晨. 2007
[16]大豆种子繁殖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吴俊江,刘凤平. 2005
[17]沙棘的应用与繁殖栽培技术. 殷国平,刘文东. 2009
[18]垂吊矮牵牛栽培技术. 李晓晨. 2007
[19]几种非常规原料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 陈国旺,南景东,张建胜,刘文,林秀蔚,杨坤,姚美玲,沈思思,王欢,张备,张国华,朱元芳. 2024
[20]北方地区八仙花温室繁殖及盆栽管理技术. 谭巍.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浅析"过紧日子"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刘洋
关键词:“过紧日子”;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
-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粳稻苗期耐冷QTL分析
作者:杨传铭;王立志;张喜娟;杨贤莉;王洋洋;侯本福;崔士泽;李青超;刘凯;马瑞;冯延江;来永才;李红宇;姜树坤
关键词:粳稻;高密度连锁图谱;苗期;耐冷;数量性状位点
-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47的选育
作者:周超;王俊强;韩业辉;徐婷;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于运凯
关键词:玉米;嫩单47;选育;特征特性;早熟;高产
-
丙硫菌唑及其复配制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李子豪;兰英;李青超;刘悦;刘洋;赵立光;刘颖;赵秀梅
关键词:丙硫菌唑;玉米;大斑病;防治效果;安全性
-
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申惠波;刘玉涛;徐婷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施氮量;有机氮组分;玉米产量
-
甲基磺酸乙酯(EMS)对谷子种子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作者:闫锋;董扬;赵富阳;侯晓敏;李清泉;王冰雪;周超;杨慧莹;范国权;刘凯
关键词:谷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甲基磺酸乙酯(EMS)
-
谷子育成品种萌芽期耐冷性综合评价
作者:闫锋;董扬;李清泉;赵富阳;侯晓敏;刘洋;李青超;赵蕾;范国权;刘凯
关键词:谷子;萌芽期;冷胁迫;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