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绿豆品种郑绿16号的选育及机械化生产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春义 1 ; 朱灿灿 1 ; 秦娜 1 ; 宋迎辉 1 ; 代书桃 1 ; 陈宇翔 1 ; 李君霞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绿豆;郑绿16号;选育;机械化生产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0 年 03 期

页码: 70-71

摘要: 郑绿16号绿豆新品种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9年以豫绿5号作母本、C1601作父本有性杂交,从杂交后代中历经5年的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优质,抗旱性、抗倒伏性、抗病性较好,且具有较好的稳产性和适应性。根据郑绿16号的品种特征特性,对其配套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 相关文献

[1]绿豆与甘薯嫁接的研究. 孟昭璜,芦翠乔. 1989

[2]绿豆品种郑绿11号高产栽培技术. 杨育峰,李君霞,代小冬,秦娜,王雁楠,朱灿灿,徐心志,王春义,杨晓平,杨国红. 2018

[3]一次性收获绿豆品种郑绿8号的特征特性及机械化栽培技术. 杨国红. 2010

[4]绿豆优异种质综合评价. 程须珍,王素华,田静,李翠云,韩粉霞. 1999

[5]绿豆籽粒光泽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阎家廉,李安智,赵炳宜. 1991

[6]绿豆中螺螨酯残留的HPLC/MS/MS法检测及其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臧娅磊,李萌,吴绪金,张可松,郑先福. 2023

[7]花荚期干旱对不同绿豆品种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马春业,秦娜,朱灿灿,代书桃,宋迎辉,王春义,赵月强,孟凡奇,刘会霞,李君霞. 2021

[8]苜蓿、绿豆与玉米间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张佳宁,杜君,郭孝. 2022

[9]玉米杂交种郑单14号(豫玉18号)选育. 王义波,王振华,王永普,张新. 2000

[10]南阳牛的选育及利用研究进展. 魏成斌,王冠立,徐照学. 2009

[11]优质强筋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郑麦379选育报告. 杨会民,雷振生,吴政卿,王美芳,何宁,何盛莲,晁岳恩,周正富. 2013

[12]我国优质专用花生新品种的选育方向及现状. 徐静. 2011

[13]优质弱筋高产小麦新品种郑丰5号的选育. 吴政卿,雷振生,何盛莲,赵献林,杨攀,何宁,王美芳,凡军洲. 2009

[14]高产优质紫云英新品种信紫1号的选育. 刘春增,吕玉虎,潘兹亮,张丽霞. 2010

[15]高含油量油菜品系T057-7选育方法研究. 朱家成,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赵磊,王军亮,刘改. 2009

[16]早熟高油高产花生新品种豫花47号的选育. 张忠信,董文召,高伟,徐静,臧秀旺,刘华,秦利. 2018

[17]优质高产多抗小麦品种郑麦58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胡卫国,杨剑,张玉娥. 2020

[18]楸树新品种金楸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董晓宇,王利民,娄长城,郭明. 2021

[19]新型玉米杂交种九和玉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许兰杰,袁科曼,聂占胜,梁慧珍. 2020

[20]高产广适小麦品种郑麦13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杨攀,徐福新,周正富,雷振生,吴政卿,李生堂,程广永,李文旭,秦毛毛.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