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棉花诱导长柱头杂交制种及配套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香桂 1 ; 倪万潮 1 ; 沈新莲 1 ; 徐鹏 1 ; 郭琪 1 ; 徐珍珍 1 ; 林家彬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下游棉花油菜重点实验室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诱导长柱头;杂交制种;采粉器;授粉器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33 期

页码: 95-10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旨在减少棉花杂交制种用工,提高棉花杂交制种工效,降低棉花杂交种子生产成本。采用GA3溶液诱导棉花长柱头,不去雄直接授粉;采用小型强磁高速电动机作为动力,研制小型田间快速采粉器,同时研制与采粉器配套使用的简易授粉器。通过多年的研究,研制出一种新的杂交棉制种新方法,即用100 mg/kg浓度的GA3溶液,处理8~18天母本的幼蕾,每花点滴量150~200μL,开花当天,不去雄父本花粉直接授予母本伸长的柱头上;研制出与之相配套的棉花快速采粉器和低温贮能式授粉器,操作简便,田间采粉速度快,授粉效率高,生产的杂交种子纯度在95%以上,符合国家良种要求。该研究将稳定的诱导技术与采粉器和授粉器结合应用于棉花杂交制种,可节省大量用工,综合提高制种工效30%以上。

  • 相关文献

[1]棉花简化高效制种技术研究——采粉和授粉技术的改进. 张香桂,倪万潮,林家彬,沈新莲,徐鹏,徐英俊. 2011

[2]玉米杂交制种花期的预测与不遇的对策. 胡加如,孙权星,彭长俊,陆虎华,薛林,陈国清,陈小晖,黄小兰,印志同,石明亮,李波. 2009

[3]根外追肥对甘蓝瑞甘55杂交制种效果的影响. 戴忠良,秦文斌,姚悦梅,潘永飞,张振超,孙春青,肖燕. 2011

[4]播期和氮肥水平对甘蓝杂交制种效果的影响. 戴忠良,张振超,肖燕,秦文斌,姚悦梅,潘永飞,王建华. 2010

[5]黄心乌新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宋波,马迅,李昌贵,吕蕾,徐海. 2019

[6]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优利用及制种技术研究. 王述彬,赵华仑,刘金兵,孙洁波,丁犁平. 2001

[7]提高番茄杂交制种质量的技术措施. 赵统敏,余文贵. 2006

[8]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及其制种技术. 王述彬,赵华仑,刘金兵,孙洁波,丁犁平. 2002

[9]新秀1号黄心乌杂交制种技术. 宋波,徐海,樊小雪,陈龙正,袁希汉. 2016

[10]东方18号白菜雄性不育杂交制种技术. 徐海,陈龙正,宋波,张慧,况媛媛,袁希汉. 2013

[11]抗叶斑病苏丹草杂交制种技术及其种质创新. 钟小仙,顾洪如,周卫星,向阳海,白淑娟,许能祥. 2001

[12]苏棉21号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增产途径.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丛秀云. 2007

[13]DTOPSIS法在棉花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黄志勇. 2002

[14]多目标育种综合选择法在棉花品种选择上的应用. 缪亚梅,崔世友. 2001

[15]棉花生育期气候要素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及应用. 顾双平. 2001

[16]脱叶剂对棉花脱叶和吐絮的影响研究. 孙亚伟,李卫华,胡新燕,冯营. 2011

[17]高产棉花叶片内源激素与氮磷钾吸收积累的关系及其对棉铃增重机理的研究. 陈德华,何钟佩,徐立华,周桂生,吴云康. 2000

[18]棉花区域试验数据异常值诊断方法与应用. 金石桥,许乃银. 2010

[19]陆地棉航天诱变M_2代性状表现. 崔必波,吉荣龙,唐灿明,黄志勇,费月跃. 2010

[20]棉花生态育种的实践与认识. 韩世杰,何林池,袁春新,崔世友,刘水东,徐纪嘉,邱启程,严春阳,张一琳,姜筱珍,韩广琴,郝德荣,韩娟.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