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植保素及其在增强作物抗性中的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东菊 1 ; 安敏敏 1 ; 李丽兰 1 ; 方继朝 1 ; 刘永锋 1 ; 罗玉明 1 ; 杨立明 1 ;

作者机构: 1.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植保素;抗性;次生代谢产物;作物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7 年 15 卷 02 期

页码: 774-7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植物自身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可以有效地抵制生物与非生物逆境胁迫,这类物质主要有植保素、木质素、胼胝质等。其中,植保素具有侵染可诱导性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植保素的抗病机制对于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及开发环保型生物源农药有重要的作用,本综述将主要介绍植保素的种类、应用、合成及其增强作物抗病性机理。

  • 相关文献

[1]水稻P450基因Oscyp71Z2增强稻瘟病抗性的机制. 李文奇,王芳权,王军,范方军,朱金燕,杨杰,邵敏,仲维功. 2014

[2]变棕溶杆菌OH23次生代谢产物抗菌活性的分析及其发酵培养基优化. 朱润杰,赵延存,凌军,宋志伟,赵杨扬,薛雪,刘凤权. 2019

[3]镰刀菌毒素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作用. 王立雯,王江坤,王冰冰,徐剑宏,史建荣,刘馨. 2024

[4]月季黑斑病病情相关内源激素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吕春华,王昊,马丽,叶胜德. 2024

[5]基因自组织与作物遗传育种. 崔世友. 1995

[6]作物耐盐性状研究进展. 王为,潘宗瑾,潘群斌. 2009

[7]机插方式对杂交粳稻碳氮调节与颖花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董明辉,赵步洪,陈培峰,顾俊荣,乔中英,王文青. 2017

[8]啶磺草胺不同用量对小麦生长和后茬作物的影响. 章稳宏,李宜慰,储西平,苏小东,董红. 2010

[9]作物耐盐碱性鉴定评价方法探讨. 王军,梁长东,张灿宏,陈坚健,迟铭,徐大勇. 2010

[10]作物品种改良的回顾与展望. 崔世友,吴娟娟,陈厚存. 2011

[11]苏皖鄂地区一季稻产量灾损的风险区划. 黄维,杨沈斌,石春林,于庚康,高苹,陈德,王萌萌. 2018

[12]沼液在农业领域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石吕,刘建,魏亚凤,李波,薛亚光,毕智超. 2019

[13]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测定作物叶面积的简便方法. 张恒敢,杨四军,顾克军,李德民. 2002

[14]基于光谱的作物病虫害监测研究进展. 傅坤亚,张文宇,曹宏鑫,朱艳,沙依然·外力. 2014

[15]3S技术在作物生长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李卫国,王纪华,赵春江,李秉柏,刘良云. 2006

[16]作物红边位置算法评述. 程高峰,李秉柏,李萍萍,张佳华,杨沈斌,谢晓金. 2009

[17]25%蚜虱净可湿性粉剂对作物安全性评价. 王强,韩丽娟,胡德祥,黄祥麟,顾中言,许小龙. 1994

[18]油菜作物模型研究进展. 张伟欣,曹宏鑫,朱艳,刘岩,张文宇. 2014

[19]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使用中的作用研究. 顾中言,许小龙,韩丽娟. 2003

[20]公路两侧农田土壤及作物中重金属的累积. 张永春,孙丽,苏国峰,蒋顺祥,朱述君,樊磊,胡永红.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