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俚岛湾巨藻越夏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恬敬 1 ; 索如瑛; 刘绪炎; 周其芳; 杨清明;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试验区;巨藻;藻体;越夏;夏季;叶片;海底;海水温度;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州

期刊名称: 海洋水产研究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1984 年 006 期

页码:

摘要: 巨藻(Macrocystis pyrifera)分布于大洋洲和南美洲南部沿海以及北美洲太平洋沿岸有上升冷水流的水域.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沿海巨藻藻场的水温,冬季最低为10℃,夏季最高为20℃.我国沿海夏季水温较高,周年温差也较大.以青岛为例,冬季海水温度最低0℃,夏季可达26℃.山东北部及辽宁沿海,夏季水温虽较青岛低些,其最高水温一般也在24℃以上.巨藻能否适应这种环境,要通过实践来验证.为此,1978年从墨西哥引进臣藻以后,于1979年我们与荣成县水产养殖场合作,在俚岛进行了巨藻越夏试验,该文是越夏结果.

  • 相关文献

[1]基于剖面声呐的海底微地貌观测研究. 田壮才,彭子奇,贾永刚,张明伟. 2022

[2]海底“三极”与地表“三极”:动力学关联. 李三忠,索艳慧,王光增,姜兆霞,赵彦彦,刘一鸣,李玺瑶,郭玲莉,刘博,于胜尧,刘永江,张国伟. 2019

[3]三十烷醇对海萝孢子萌发、幼苗及藻体生长的影响. 陈素文,吴进锋,陈利雄,陈师亮,肖瑞红. 2011

[4]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藻体保存和容器内的培养方法. 陈素文,郭永坚,李俊伟,颉晓勇,朱长波. 2016

[5]鲻鱼在饥饿状态下的耗氧率和排氮率与其体质量及水温变化关系研究. 冯雪,周艳波,范江涛,余景,袁华荣,王文杰,陈丕茂. 2018

[6]夏季东海区带鱼的网具选择性试验研究. 黄洪亮,唐峰华,陈雪忠,张衡,李灵智,宋学峰,张胜茂,王德虎. 2016

[7]日照石臼扇贝养殖水域夏季环境调查分析. 过锋,孙耀,曲克明,陈碧鹃,崔毅,袁有宪. 1999

[8]巨藻潜筏式养殖技术的研究. 王飞久,刘光涌,张遂,索如瑛. 1999

[9]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对巨藻在我国适生情况的分析. 李宝贤,李国梁,姚海芹,申欣,鲁晓萍,梁洲瑞,刘福利,张朋艳,汪文俊. 2023

[10]巨藻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对细长聚球藻PCC7942耐镉性的影响. 顾梓鹏,任玉东,程芬,张晓雯,徐东,叶乃好,梁成伟. 2023

[11]巨藻幼苗光合、呼吸作用的初步研究. 凌晶宇,梁洲瑞,孙修涛,王飞久,汪文俊,刘福利,马兴宇. 2014

[12]中国和墨西哥渔业科技合作前景探析. 吕海燕,王佳迪,莽琦,静莹,马卓君. 2018

[13]胶州湾夏秋季大气湿沉降中的营养盐及其入海的生态效应. 邢建伟,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段丽琴,王启栋,左九龙. 2017

[14]2015年夏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汤昌盛,张芳,冯颂,戴芳群,王彦涛. 2017

[15]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夏季浮游植物分布现状与变化趋势. 王云龙,袁骐,沈新强. 2008

[16]炎热的夏季北方精养鱼池的水质调控与日常管理. 刘宝祥. 2006

[17]2012年6月份桑沟湾褐潮期间浮游植物和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特征. 郭术津,丰美萍,张瑞峰,于莹,张武昌. 2015

[18]夏季东海北部近海鱼类群落结构变化. 程家骅,丁峰元,李圣法,严利平,李建生,梁振林. 2006

[19]小瓜虫病例分析及防治措施. 赵飞,谭爱萍,姜兰. 2011

[20]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崂山湾夏季鱼类群落的摄食生态. 张波,袁伟,戴芳群.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