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线虫矮化病病原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石洁 1 ; 王振营 2 ; 王晓鸣 3 ; 杨代斌 2 ; 陈捷 4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4.上海交通大学

关键词: 玉米;矮化病;病原鉴定;线虫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5 年 42 卷 06 期

页码: 884-89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明确东华北春玉米区暴发的一种危害严重、引起玉米植株矮化的新病害病原,从病区采集大量病株及其根际土壤,采用室内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分离频率最高的3种镰孢菌,即亚粘团镰孢菌Fusarium subglutinans、拟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和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及线虫(群体)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有线虫(群体)的处理能够引起该病害典型症状,即植株矮化,叶片上有沿叶脉方向的黄色或白色失绿条纹,茎基部组织从内向外呈纵向或横向开裂,推断该病的发生和线虫有关。将回接发病植株病土中分离的矮化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 sp.、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 sp.、发垫刃线虫属Trichotylenchus sp.、拟盘旋线虫属Pararotylenchus sp.、小环线虫属Criconemella sp.、垫刃线虫属Tylenchus sp.、丝尾垫刃线虫属Filenchus sp.、螺旋线虫属Helicotylenchus sp.和真滑刃线虫属Aphelenchus sp.进行分属后再回接,只有发垫刃属线虫的处理出现与田间发病症状一致的植株。综合形态特征、致病力和分子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该病病原为长岭发垫刃线虫T.changlingensis,并将该病害称为玉米线虫矮化病(maize nematode stunt disease)。

  • 相关文献

[1]玉米线虫矮化病病原鉴定. 石洁,王振营,王晓鸣,杨代斌,陈捷. 2016

[2]玉米麦根腐平脐蠕孢叶斑病的发生与病原鉴定. 倪璇,石洁,马井玉,薛春生. 2017

[3]苜蓿根腐病的病原分离、鉴定与杀菌剂毒力测定. 阮柳,马占鸿,刘振宇,秦丰,王海光. 2016

[4]灰飞虱传播的一种小麦病毒病鉴定. 邸垫平,张永亮,张爱红,闫冲,杨菲. 2016

[5]河北省小麦冠腐病发生现状及病原菌初探. 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孙梦伟,王亚娇,孔令晓. 2016

[6]西瓜枯萎病菌分离及致病力测定. 纪莉景,王连生,栗秋生,王翠霞,孔令晓. 2010

[7]金银花黄萎病的病原鉴定及生防菌剂防控. 鹿秀云,商俊燕,苏振贺,郭庆港,李社增,贾海民,李耀发,马平. 2023

[8]河北省保护地辣椒成株期死亡病害及其病原鉴定. 张利军,鹿秀云,李社增,郭庆港,李宝庆,马平. 2010

[9]保护地辣椒成株期死株主要病害病原鉴定及发病规律. 张利军,鹿秀云,李社增,郭庆港,李宝庆,马平. 2009

[10]河北省小麦苗期根病调查及其病原鉴定. 纪莉景,孔令晓,王连生,栗秋生,李聪聪,程晓亮. 2009

[11]河北省发生一种番茄新病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邸垫平,攻焕然,张书敏,苗洪芹,周雪平. 2009

[12]河北省玉米主推品种抗玉米粗缩病性鉴定. 路银贵,田兰芝,苗洪芹,邸垫平,张爱红. 2011

[13]植物诱饵对二点委夜蛾幼虫的诱杀效果研究初报. 张志英,安立云,李智慧,马继芳,董志平. 2011

[14]关于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Zhang Dong-min,张动敏,Zhang Wen-ying,张文英,Song Wei,宋炜,Wang Yan-bing. 2012

[15]玉米重大新害虫二点委夜蛾暴发机制及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姜京宇,王振营,姜玉英. 2014

[16]玉米抗玉米粗缩病田间自然鉴定影响因素的研究. 田兰芝,路银贵,邸垫平,苗洪芹. 2005

[17]浅述"封杀"化学除草技术在河北省玉米田的应用. 柯汉英,李香菊. 2004

[18]玉米瘤黑粉病人工接种技术研究. 石洁,刘玉英,张老章,刘粤阳,孟娟,刘树森. 2004

[19]机械免耕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及生产效益的影响. 王秀,赵四申,高清海,马大敏. 2000

[20]微肥与农药配施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及增产效果. 张彦才,周晓芬,李巧云,刘全清,马志强.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