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氮水平对“油-稻-稻”模式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莫菁华 1 ; 王振 2 ; 陶玉池 3 ; 侯文峰 4 ; 周洁 1 ;

作者机构: 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省武穴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2.湖北省武穴市农业局

3.湖北省武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4.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关键词: 早稻;晚稻;油菜;氮肥;产量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5 年 08 期

页码: 47-50

摘要: 通过在"油菜-早稻-晚稻"模式上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三季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能够显著影响作物产量,与推荐施氮处理相比,不施氮后三季作物分别减产2 073 kg/hm2、2 220 kg/hm2和1 356 kg/hm2,减产率分别为29.6%、27.5%和60.3%。连续三季不施氮肥后,作物产量对氮肥的依赖明显增加,早稻、晚稻和油菜合理施用氮肥对产量贡献依次为29.6%、27.5%和60.3%。通过方程拟合计算得出三季作物的推荐最佳施氮量分别为151 kg/hm2、247.5 kg/hm2和190 kg/hm2,对应产量分别为6 941 kg/hm2、8 475 kg/hm2和2 169 kg/hm2。结果表明,只有合理施用氮肥才能实现"稻-稻-油"轮作模式的高产高效。

  • 相关文献

[1]减量化肥配施紫云英绿肥对早稻种植效益及晚稻后效的影响. 詹鹏,黄琳,李培根,周剑雄. 2020

[2]减施化肥条件下翻压不同量紫云英对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李双来,李登荣,胡诚,乔艳,李四斌,陈云峰. 2012

[3]播期和栽插密度对晚稻鄂粳403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培德,徐华山,方国成,杨国才,刘凯,陈志军,周雷,闸雯俊,李三和,游艾青. 2017

[4]秧龄对不同类型机插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赵锋,皮楚舒,张旅峰,章桃娟,程建平,柯青霞,徐顺文. 2016

[5]不同栽插密度对鄂粳糯437分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胡刚,吴建平,游艾青,刘凯,杨国才,吴继洪. 2009

[6]紫云英与化肥配比施用对早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刘威,王晓雨,朱德雄,詹鹏,李培根,戴志刚,鲁剑巍,耿明建. 2017

[7]播种量与氮肥运筹方式对直播早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张旅峰,吴建平,柯传勇,金卫兵,范绍斌,罗又红,程磊. 2010

[8]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吴建平,罗锡文,樊启洲,张国忠,周志艳,臧英,杨兵兵. 2011

[9]不同基本苗对直播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梅金先,梅少华,程建平,张世春,袁广丰,钱太平,周灿金,封永铸. 2008

[10]氮、钾互作对甘薯生长发育规律的影响. 柴沙沙,雷剑,王连军,苏文瑾,刘巧林,沈兴国,杨新笋. 2018

[11]简化施肥夏直播棉对密度和氮肥的响应. 秦鸿德,荣义华,黄晓莉,胡爱兵,周家华,闫显会,李蔚,张贤红,李洪菊,杨国正. 2020

[12]江汉平原稻区16个水稻品种对氮肥的响应及其利用率差异. 卜东升,刘冬碧,肖依波,代勋,毛波,高红兵,王玲,吴茂前,张继松. 2021

[13]施氮用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早稻W两优3418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杨国才,游艾青,胡刚,刘凯,陈志军,李三和. 2009

[14]氮钾肥用量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张舒,罗汉钢,张求东,许艳云,邹春华,郭茂禄,何世民,方锡文,张继新,陈其志. 2008

[15]百草枯的控草效果及对光照和油菜产量的影响. 魏守辉,张朝贤. 2005

[16]油菜施钾效果及土壤速效钾临界值初步判断. 鲁剑巍,陈防,余常兵,李剑夫,张竹青,刘冬碧,熊涛. 2003

[17]精吡氟禾草灵防除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效果及对光照和养分的影响. 朱文达,颜冬冬,李林,曹坳程. 2019

[18]草除·精喹禾灵的控草效果和对油菜田间光照、养分、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谢标洪,朱文达,李林,袁友明,王明锐. 2011

[19]施钾水平对油菜生物量积累和子粒产量的影响. 鲁剑巍,陈防,刘冬碧,万运帆,曹一平. 2001

[20]炔草酯的控草效果和对油菜田间光照、养分、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朱文达,何燕红,张佳,李林,胡燕.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