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寇思荣 1 ; 何海军 1 ; 周玉乾 1 ; 刘忠祥 1 ; 王晓娟 1 ; 杨彦忠 1 ; 李志明 1 ; 连晓荣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陇单9号;玉米杂交种;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制种技术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3 年 09 期
页码: 152-153
摘要: 陇单9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以自育系ly0996为母本、自育系ly840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甘肃省玉米区域试验表明,陇单9号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7.43%,高抗茎基腐病、大斑病、红叶病,中抗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矮花叶病。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及中东部年有效积温在2 600℃以上的地区推广种植。
- 相关文献
[1]玉米新品种陇单10号选育与高产制种技术. 寇思荣,何海军,刘忠祥,周玉乾,杨彦忠,王晓娟,李志明. 2012
[2]耐密玉米新品种陇单9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王晓娟,何海军,寇思荣,刘忠祥. 2013
[3]玉米杂交种沈单10的引种试验结果. 祁旭升. 2002
[4]高密植条件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连晓荣,陈苍. 2018
[5]高产多抗玉米新杂交种陇单6号选育. 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杨彦忠,李志明,王晓娟. 2010
[6]莴笋品种绿竹及其制种技术. 朱惠霞,陶兴林,刘明霞,胡立敏. 2021
[7]饲用甜菜甜饲1号制种技术. 陈文庆. 2012
[8]西瓜新品种陇丰早成丰产栽培及制种关键技术. 赵晓琴,刘东顺. 2003
[9]辣椒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配套制种技术研究. 王兰兰,魏兵强,陈灵芝,张茹. 2013
[10]陇葵杂1号高产制种技术. 卯旭辉. 2003
[11]当归育种研究进展. 龚成文,米永伟,谢志军,张东佳,武伟国,孙裕. 2018
[12]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3号选育报告. 王宜云,潘永东,王效宗. 2000
[13]极早熟谷子新品系8911-6H-5选育报告. 吴国忠,黄毓伟,杨天育. 2000
[14]甜菜新品种陇糖2号选育报告. 漆燕玲. 1999
[15]玉米新品种陇单3号的选育. 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王振军,王国华,李雪琴. 2005
[16]高抗丰产优质冬小麦品种陇鉴386的选育. 陈光荣,张国宏,雍致明,李兴茂,王立明,倪胜利,高世铭. 2011
[17]提升甘肃省玉米种业创新能力的思考. 周玉乾,何海军,杨彦忠,王晓娟,连晓荣,周文期,李永生,刘忠祥. 2022
[18]优质丰产抗病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1选育报告. 杨随庄,杨晓燕,张华瑜. 2001
[19]高水分利用效率作物品种选育的主要生理途径分析. 张绪成,杨芳萍,杨发荣. 2013
[20]早熟谷子新品系73-153-1-7-2选育报告. 吴国忠,陈学君,何继红.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连晓荣;何海军;李永生;周文期;王晓娟;杨彦忠;刘忠祥;张彦军;周玉乾
关键词:种植模式;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品质;河西灌区
-
玉米矮秆突变体20F421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周文期;李永生;王晓娟;杨彦忠;连晓荣;何海军;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矮杆;突变体;表型鉴定;遗传分析
-
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的光合特性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碳水化合物;突变体ygl3;光合特性;遗传分析
-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郑58后代变异分析及应用评价
作者:连晓荣;王晓娟;周玉乾;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李永生;杨晨曦;刘芥杉;周文期
关键词:玉米;种质创新;品种改良;EMS花粉诱变
-
控制玉米株高基因PHR1的基因克隆
作者:杨晨曦;周文期;周香艳;刘忠祥;周玉乾;刘芥杉;杨彦忠;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李永生
关键词:玉米;株高;穗位高;BSA混池测序;基因定位;功能分析
-
16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应用潜力分析
作者:连晓荣;周文期;杨彦忠;王晓娟;刘忠祥;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Zea mays L.);配合力;遗传参数;优势分析
-
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机制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刘忠祥;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李永生;周文期;杨彦忠;何海军;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