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化学调控和氮肥对高密度下春玉米光热水利用效率 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笑鸣 1 ; 顾万荣 1 ; 李从锋 2 ; 张立国 3 ; 王明泉 3 ; 龚士琛 3 ; 陈喜昌 3 ; 李彩凤 1 ; 魏湜 1 ; 李文华 3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光合特性;化学调控;氮肥;产量;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0 年 53 卷 015 期

页码: 3083-30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高密度下化学调控和氮肥对玉米光合特性、籽粒灌浆及光热水利用效率的影响,为玉米密植抗逆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2018年哈尔滨区域玉米生长季,在大田高密度种植下(90000株/hm2),设置3个不同氮肥水平N100(100 kg·hm-2)、N200(200 kg·hm-2)和N300(300 kg·hm-2),7叶期喷施化控剂(玉黄金,30%胺鲜酯·乙烯利水剂),研究化控和氮肥对高密度种植下玉米生长发育和光热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灌浆速率、光热水利用效率(RUE、HUE和WUE)及产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施氮量200 kg·hm-2下达到最大.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化控和氮肥共同作用显著提高了叶片Pn和Fv/Fm,提高了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和灌浆速率,RUE、HUE和WUE显著提高,使产量得到进一步增加.相关分析表明,灌浆速率与籽粒内源激素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RUE、HUE和WUE显著正相关.[结论]高种植密度下,200 kg·hm-2施氮量和化控显著改善玉米的光合特性,促进了籽粒灌浆进程,提高了光热水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了产量.

  • 相关文献

[1]不同时期高氮施肥对大豆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牟保民,刘雅,郑殿峰,冯乃杰,项洪涛,靳丹,王诗雅,刘美玲. 2021

[2]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3]黑龙江省半干旱区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徐妍,王宇先,赵蕾,于海林,王冰雪,刘悦,兰英. 2023

[4]氮磷对极早熟春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海军,邹德堂,巩双印,张崎峰,李金良,陈凤芝,张作峰. 2011

[5]利用SPAD氮饱和指数指导玉米中后期氮素诊断. 王囡囡,张春峰,张洪权,李于,宋英博,朱宝国,孟庆英,樊伟民,李灿东,孟凡祥. 2022

[6]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对耐密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王晓梅,傅迎军,王燕平,孙殷会,王晓东,白艳凤,张庆娜. 2014

[7]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合特性、物质积累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佟玉欣. 2015

[8]营养型化控剂(FC)对玉米全程生育调控效果初探. 杨微,王延峰,杨峰山,杨荣军. 2004

[9]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麒,曾宪楠,孙羽,卞景阳,冯延江,王萍. 2010

[10]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酶活、土壤养分及秸秆腐解率的影响. 宫秀杰,钱春荣,曹旭,于洋,郝玉波,李梁,葛选良,姜宇博. 2020

[11]氮肥和密度对黑龙江春玉米物质积累、抗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佟桐,李彩凤,顾万荣,王明泉,张立国,刘笑鸣,王彬,赵猛. 2019

[12]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处理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王麒. 2010

[13]黑龙江省玉米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张明怡,李玉影,刘颖,刘双全,姬景红. 2010

[14]连作秸秆还田下玉米氮素积累与氮肥替代效应研究. 闫宇婷,宋秋来,闫超,刘爽,张宇辉,田静芬,邓钰璇,马春梅. 2022

[15]氮肥对玉米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刘文忠. 2013

[16]锌肥对寒地春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蔡鑫鑫,杨克军,王玉凤,吕晓丽,张崎峰. 2014

[17]脱落酸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田礼欣,杨晔,左师宇,刘旋,魏湜,孙磊,李晶. 2018

[18]黑龙江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氮肥利用效率对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的响应. 钱春荣,于洋,宫秀杰,姜宇博,赵杨,郝玉波,李梁,张卫建. 2012

[19]优质香型粳稻绥粳4号精确定量氮肥技术研究. 魏中华. 2012

[20]不同施氮水平和方式对大麦养分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双全,李玉影,姬景红,佟玉欣,刘晓莉,徐猛.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