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科学规划黑龙江省鲜食玉米产业布局及加快玉米须产业链发展的思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钱春荣 1 ; 顾万荣 2 ; 徐洪岩 3 ; 吕国依 1 ; 赵健宇 4 ; 沈铁恒 5 ; 石铁 6 ; 来永才 7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2.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4.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5.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

6.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7.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黑龙江省;鲜食玉米生产;玉米须产业链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2 年 007 期

页码: 90-96

摘要: 伴随着消费升级,鲜食玉米产业已成为我国种植业中具有相当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黑龙江省鲜食玉米发展迅速,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本文概述了黑龙江省玉米的产量贡献和区域分布,并从市场需求、种植优势和市场营销角度分析了黑龙江省发展鲜食玉米的优势。总结了当前制约黑龙江省鲜食玉米发展的四大因素,即种植分散,未形成集群优势;种植技术不规范,产品质量不稳定;普通产品多,绿色、有机、知名品牌少;深加工高端产品少,精加工能力不足。研究得出,需要从四个方面来科学规划黑龙江省鲜食玉米产业布局、加快玉米须产业链发展,一是科学布局,扬长避短,做大做强“龙江鲜食玉米”品牌;二是加快推广鲜食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与品质;三是构建药食同源产业链,将玉米须变废为宝;四是加强鲜食玉米“种管收、产加销”联合攻关与技术储备。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刘爱群,何宁,韩德贤,唐晓东. 2009

[2]黑龙江省大豆施硫效果的研究. 申惠波. 1999

[3]黑龙江省主要类型水稻土的含硫状况和硫肥效应. 迟凤琴,魏丹,申惠波,吴英. 1998

[4]黑龙江省连种抗病品种地区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消长变化的研究. 马书君,于佰双,王家军,王树林,崔丽伟. 1999

[5]中央一号文件引领黑龙江省奶牛业发展. 李伟,殷元虎,王芳,王曾明,李红宇,徐婷婷. 2007

[6]黑龙江省玉米青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梅丽艳,李莫然,王芊,韩庆新. 1999

[7]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光辉,孙秀梅,曹淑敏,盛万民,夏平. 2004

[8]黑龙江省浆果加工的现状与展望. 张军. 2010

[9]黑龙江省主要土壤供钾能力及土壤钾素演变特性. 李玉影,吴英,刘双权,金平. 1999

[10]黑龙江省的马铃薯产业. 吴国林,陆忠诚,秦昕. 2006

[11]黑龙江省主要类型土壤耕层有效硫状况及硫肥效应研究. 吴英. 1998

[12]黑龙江寒地粳稻现状与发展战略. 韩贵清. 2010

[13]浅谈黑龙江省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唐晓东. 2009

[14]黑龙江省能源作物——甜高粱的研究与发展. 王黎明. 2007

[15]气象因子对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发生的影响. 姜翠兰,胡国华,丁俊杰,陈庆山,刘春艳,文景芝. 2009

[16]黑龙江省稻田养鱼生态适宜区气候区划. 白良明,矫江,滕桂荣,任鹏,梁继江. 1995

[17]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形势分析与建议. 刘忠堂. 2009

[18]黑龙江省2000年粮食总产量预测及分析. 矫江. 1995

[19]黑龙江省麻类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黄峰华. 2017

[20]黑龙江省不同区域水稻简化施肥效果研究. 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佟玉欣,刘颖,张明怡,孙磊,李杰.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