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缓释肥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国清 1 ; 肖尧 2 ; 景立权 2 ; 石建飞 3 ; 陆大雷 2 ; 陆卫平 2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

3.江苏中东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夏玉米;缓释肥;超高产;群体质量;Richards方程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30 期

页码: 182-18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玉米品种苏玉29、苏玉30为材料,设置7个缓释肥水平(N 0、270、315、360、405、450、495 kg/hm2)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生育阶段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其对产量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1)随着施氮量增加,籽粒产量呈单峰变化趋势,在N 450 kg/hm2水平下达最大值,两品种(苏玉29、苏玉30)分别为16193、14040 kg/hm2,且两品种均在N 405 kg/hm2水平下达边际产量。(2)高产处理下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及叶面积指数在灌浆中前期大,干物质积累量多,中后期下降缓慢。对干物质积累的Richards方程解析表明,与对照相比,高产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时的日期推迟了10天,且越晚产量越高;生长活跃期平均延长了9天,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平均提高了43.5%。因此,通过缓释肥运筹,降低花后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下降速率,推迟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时的日期,延长生长活跃期,最终提高籽粒产量。

  • 相关文献

[1]施氮对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景立权,赵福成,刘萍,袁建华,陆大雷,陆卫平. 2014

[2]播期·密度和追施缓释肥对徐麦368产量及群体结构的影响. 苏在兴,王波,黄忠勤,丁震乾,徐家安,李小珊,常勇. 2022

[3]精确施氮对苏玉20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景立权,袁建华,刘萍,赵福成,闫发宝,王鑫,王德成,陆大雷,陆卫平. 2012

[4]缓释肥施用量对超高产夏玉米氮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陈艳萍,肖尧,孔令杰,陆大雷,袁建华,陆卫平. 2015

[5]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籽粒及植株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景立权,赵福成,徐仁超,袁建华,陆大雷,陆卫平. 2014

[6]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研究(英文).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7]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群体质量、产量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蔡金华. 2014

[8]氮肥运筹对连麦2号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筠,任立凯,刘耀鸿,王龙. 2009

[9]苏玉30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氮肥施用量. 陆虎华,薛林,郝德荣,冒宇翔,陈国清,胡加如,石明亮,张振良,黄小兰,周广飞. 2016

[10]氮肥运筹对糯玉米苏玉糯639群体质量的影响. 胡加如,陆虎华,薛林,陈国清,石明亮. 2013

[11]直播、机插与手栽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稻米品质比较研究. 杨波,徐大勇,张洪程. 2012

[12]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13]机插稻鸭共作系统氮素基蘖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余翔,王强盛,王夏雯,王绍华,蒋祖明,唐来春,丁艳锋. 2009

[14]活性腐殖酸缓释肥替代尿素对徐麦新品种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易媛,张会云,刘立伟,王静,朱雪成,赵娜,冯国华. 2022

[15]播期、播量对"徐麦33"等冬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毛海艳,冯国华,易媛,李振宏. 2020

[16]玉米超高产精确栽培研究进展. 景立权,袁建华,赵福成,陆大雷,陆卫平. 2013

[17]施氮量与行距互作对小麦群体质量的调控效应. 郭明明,赵广才,郭文善,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陈凤,樊继伟,任立凯. 2016

[18]江苏如东草甸土水稻穗肥减氮运筹技术研究. 石吕,石晓旭,李赢,薛亚光,魏亚凤,韩笑,杨美英,刘建. 2023

[19]不同密度及氮肥运筹对宁麦9号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杨学明,姚金保,姚国才,吴松,钱存鸣,周朝飞. 2002

[20]不同播期下春季追肥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群体性状的影响. 易媛,张会云,刘东涛,马红勃,刘立伟,赵娜,冯国华.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