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播期下大蒜越冬生理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碧薇 1 ; 樊继德 1 ; 赵永强 1 ; 陆信娟 1 ; 刘灿玉 1 ; 葛洁 1 ; 杨青青 1 ; 李梦倩 1 ; 杨峰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大蒜;播期;农艺性状;生理指标;抗寒性

期刊名称: 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6-1197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1 期

页码: 94-102

摘要: [目的]探究江苏省徐州市不同播期对大蒜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明确该地区大蒜最适播种时期.[方法]以徐蒜 3 号为试验材料,设置 2022 年 9 月 20 日(T1)、9 月 25 日(T2)、9 月 30 日(T3)、10 月 5 日(T4)、10 月 10 日(T5)、10月 15日(T6)、10 月20 日(T7)、10 月25 日(T8)、10月30 日(T9)和11月4日(T10)10个播期.在越冬期和返青期分别测定株高、假茎高、叶长、叶宽、假茎粗,根部、假茎、叶片的鲜重和干重,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在越冬期,T4 播期大蒜叶长(43.33 cm)、叶宽(2.18 cm)、假茎粗(11.14 mm)均达到最高;相对电导率最低(14.76%);MDA含量较低(0.142 μmol/g);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2.99 μg/g);POD活性最高(291.00 U/g).T5播期假茎高最高(2.53 cm),与其他播期相比差异显著(P<0.05);根部鲜、干重(3.91、0.49 g),假茎鲜、干重(7.34、1.23 g),叶片鲜、干重(10.34、2.33 g)均最大;叶绿素总量(0.892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1.93 mg/g)均最高,且与其他播期相比差异显著(P<0.05);MDA含量较低(0.142 μmol/g);SOD活性(283.78 U/g)和CAT活性(11.38 U/g)最高.在返青期,T4播期大蒜株高最高(51.73 cm);根部干重最大(1.04 g);相对电导率最低(20.58%);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6.31 μg/g);POD活性(128.72 U/g)最高.T5 播期假茎高(15.60 cm)、叶长(38.10 cm)、假茎粗(17.07 mm)均最高;根部鲜重最大(5.66 g);假茎鲜、干重(29.00、4.89 g),叶片鲜、干重(27.80、3.77 g)均最大;叶绿素总量最高(1.016 mg/g);MDA含量(0.049 μmol/g)最低,且与其他播期相比差异显著(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2.33 mg/g);SOD活性(276.31 U/g)和CAT活性(10.30 U/g)最高.[结论]选择10月5日和10月10日播期时,大蒜植株长势较好、抗寒能力较强,可作为江苏省徐州市的适宜播种时期.

  • 相关文献

[1]两种结缕草品系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刘颖,沈益新,顾洪如,丁成龙. 2010

[2]大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陆信娟,杨峰,樊继德,冯营. 2010

[3]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灿玉,杨峰,陆信娟,赵永强,张碧薇,樊继德. 2021

[4]大蒜苗期农艺性状与青蒜产量的关系. 郭文琦,张培通,李春宏,殷剑美,韩晓勇,王立. 2018

[5]大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综合评价与适应性鉴定. 冯翠,衣政伟,杜静,钱巍,张培通,陈应柳. 2019

[6]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大蒜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陆信娟,刘灿玉,樊继德,赵永强,张碧薇,史新敏,杨青青,葛洁,杨峰. 2022

[7]不同播期和栽插密度对天丰优084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胡春明,李闯,龚红兵,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巫章平. 2009

[8]播期对黑塌菜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仇亮,程玉静,葛礼姣,翟彩娇,王小秋,刘水东. 2024

[9]不同播期对鲜食春大豆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周恩强,姚梦楠,周瑶,薛冬,王永强,赵娜,魏利斌,王学军,缪亚梅. 2023

[10]徐州地区地膜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张洪永,孟雷,王秀梅,贾瑞,樊继德. 2016

[11]大蒜加工中阿霍烯产生过程的研究. 周广勇,缪冶炼,陈介余,许小辨,吴琴燕. 2012

[12]3种激素处理对大蒜鳞茎性状、产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陆信娟,杨峰,樊继德. 2014

[13]徐州地区大蒜叶枯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技术. 杨峰,陆信娟,樊继德. 2015

[14]钾肥不同用量对大蒜干重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陆信娟,杨峰,樊继德. 2017

[15]叶枯病对不同抗性大蒜品种防御酶的影响. 陆信娟,杨峰,樊继德. 2015

[16]高产大蒜新品种‘徐蒜815’. 杨峰,陆信娟,樊继德. 2013

[17]大蒜根蛆无公害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李红阳,周加春,张俊喜,顾慧莲. 2010

[18]大蒜美拉德反应过程中内源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变化. 王卫东,孙月娥,宋辰,董艳花. 2016

[19]大蒜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王薇薇,郭军,梅燚,祖艳侠,郑佳秋,吴永成. 2017

[20]不同地膜覆盖对大蒜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灿玉,陆信娟,樊继德,赵永强,杨峰.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