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醋酸洋红染色技术在大菱鲆幼鱼生理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韩伟国 1 ; 刘新富 2 ; 孟振 2 ; 温海深 1 ; 雷霁霖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2.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大菱鲆;性别鉴定;活体压片;醋酸洋红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11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37-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综合运用肉眼观察、活体压片-醋酸洋红染色和组织切片-H.E.染色3种方法对大菱鲆Scophthalmu smaximusL.幼鱼进行性别鉴定。结果表明,在所有采集的1217尾全长8.3~21.5cm、体重9.0~183.9g的大菱鲆幼鱼样品中,体重>90g的269尾幼鱼和体重10~90g的790尾幼鱼,可用肉眼直接观察鉴定性别;体重10~90g的另外154尾幼鱼,可采用活体压片方法鉴定性别;体重<10g的4尾幼鱼,性腺难以剥离,则需组织切片的方法鉴定性别。对活体压片性别鉴定结果进行组织切片抽样验证表明,体重>10g的幼鱼,均可以采用活体压片方法准确地鉴定出性别,其准确率可以达到100%。本研究验证了采用活体压片-醋酸洋红染色技术在大菱鲆幼鱼生理性别鉴定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它不仅有利于全雌育种中对幼鱼快速进行性别鉴定,而且可以应用于商品苗性别的快速鉴定。

  • 相关文献

[1]利用超声波技术鉴定幼龄鲟鱼的性别. 王斌,于冬梅,师伟,夏永涛,张大海,辛成明,孟祥龙,陈金平. 2009

[2]哲罗鲑性别特异性标记筛选. 佟广香,唐国盘,徐伟,张永泉,尹家胜,匡友谊. 2021

[3]西伯利亚鲟性别及性腺发育的超声波鉴定. 张涛,颜世伟,庄平,章龙珍,田美平,杨金海. 2010

[4]一种快速鉴定半滑舌鳎遗传性别的方法. 董忠典,张宁,徐文腾,刘洋,邵长伟,温海深,陈松林. 2016

[5]青蛤活体性别鉴定技术研究. 孙祥山,赵炳然,黄经献,张传涛,曹金凤,宁晨洁,方建光,燕敬平. 2014

[6]半滑舌鳎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及其染色体制备在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张博,王贤丽,杨长庚,刘珊珊,胡乔木,陈松林. 2011

[7]人工养殖施氏鲟性别鉴定和卵巢不同发育期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与判别分析. 章龙珍,张涛,庄平,赵峰,冯广朋,宋超. 2012

[8]一株广温性大菱鲆肠道益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樊瑞锋,王印庚,梁友,高淳仁,张正,李彬,翟介明,曲江波. 2011

[9]达氟沙星在健康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梁俊平,李健,常志强,韩现芹,赵法箴. 2011

[10]养殖大菱鲆黑瘦症的病原菌鉴定及杀菌中草药筛选. 王印庚,任海,张正,王岚,荣小军,廖梅杰,陈霞. 2012

[11]3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比较. 王群,刘淇,李健,雷霁霖,孙绪文. 2008

[12]大菱鲆4个引进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侯仕营,马爱军,王新安,黄智慧,薛宝贵,杨志,曲江波. 2011

[13]小杂鱼携带细菌与大菱鲆疾病发生的相关性. 刘朝阳,王印庚,孙晓庆. 2009

[14]大菱鲆4个不同地理群体生长性能的比较. 王新安,马爱军,侯仕营,黄智慧,薛宝贵,杨志,曲江波. 2010

[15]中国大菱鲆养殖20年成就和展望——庆祝大菱鲆引进中国20周年. 雷霁霖,刘新富,关长涛. 2012

[16]大菱鲆4个进口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于飞,张庆文,孔杰,栾生. 2008

[17]黄芪多糖佐剂对大菱鲆五联疫苗免疫增效作用. 邓楠楠,王印庚,张正,曲江波,廖梅杰,张辰仓,王忠华. 2012

[18]养殖密度对循环水系统中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长的影响. 乔玮,宋协法,高淳仁,刘滨,雷霁霖,翟介明. 2014

[19]大菱鲆表皮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及优化. 薛宝贵,黄智慧,周洲,马爱军. 2011

[20]恩诺沙星在养殖大菱鲆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 李娜,李健,王群.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