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棉花核不育系9个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全求 1 ; 蓝家样 1 ; 黄云 1 ; 符家平 1 ; 张志勇 1 ; 詹先进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核不育;杂交种;产量性状;品质性状

期刊名称: 棉花科学

ISSN: 2095-3143

年卷期: 2015 年 05 期

页码: 13-18

摘要: 以3个核不育陆地棉为母本、3个常规品系为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对其产量和品质等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供试F1代中,在产量性状上,单铃重表现出较高的超亲优势,衣分在竞争优势上较为明显,普遍高于对照鄂杂棉10号,籽棉产量有8个组合具有超亲优势,皮棉超亲优势产量也存在着部分的超亲优势,但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竞争优势不明显,籽棉产量的竞争优势全部为负值,只有组合HN10×中41的皮棉产量超过对照,竞争优势为2.68%。在纤维品质性状上,马克隆值的超亲优势比较明显,7个组合表现为负值,马克隆值低于双亲,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的中亲优势较为明显,7个组合的纤维长度存在中亲优势,8个组合的断裂比强度存在中亲优势,而整齐度和伸长率的杂种优势不明显。

  • 相关文献

[1]湖北省甘薯栽培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 苏文瑾,杨新笋. 2010

[2]小麦秸秆高量覆盖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许冬,万鹏,褚世海,李儒海. 2021

[3]氮对两个杂交中稻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杨利,游艾青,余延车,费震江,范先鹏,戚华雄,熊桂云,胡刚,杨国才,吴家琼,徐岚. 2009

[4]千金子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防治经济阈值. 周普国,何燕红,杨峻,林荣华,齐文全,李林,欧阳灿彬. 2018

[5]湖北省蚕豆地方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陈宏伟,范贵生,沙爱华. 2017

[6]41份非洲地区和我国湖北蚕豆种质资源产量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吕春雨,廖芳丽,陈宏伟,李莉,万正煌,朱珍珍,沙爱华,焦春海. 2018

[7]野燕麦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 张朝贤,朱文达,涂爱萍. 2008

[8]小麦品种在湖北不同生态区的种植表现研究. 许甫超,李梅芳,董静,秦丹丹. 2014

[9]萝卜主要农艺性状与肉质根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袁伟玲,梅时勇,崔磊,甘彩霞. 2013

[10]杂交中稻培两优3076产量性状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程建平,熊佑能,费震江,周文华,杨利,张舒,张明学. 2008

[11]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鄂杂棉3号正反交后代产量性状研究. 詹先进,蓝家样,吴征彬,张兴中. 2003

[12]关联分析在水稻产量性状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卢钰霞,张再君,田志宏. 2021

[13]旱莲草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防治经济阈值. 张宏军,何燕红,孙亚林,魏守辉,张朝贤. 2012

[14]花培育种和杂交育种对籼稻产量相关性状选择效果及比较分析. 李二敬,刘凯,杨国才,李三和,陈志军,周雷,游艾青. 2018

[15]鸭舌草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防治经济阈值的研究. 张宏军,涂书新,魏守辉,李林. 2012

[16]非洲玉米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张士龙,黄益勤,贺正华,万正煌,李莉,焦春海. 2016

[17]湖北省早熟中籼常规稻与杂交稻主要性状的比较分析. 武晓智,周鹏,顾见勋. 2019

[18]生物有机硒对稻米品质性状及硒吸收分配的影响. 余侃,黄思思,龙小玲,蔡端午,刘金龙,郑威,程水源. 2019

[19]彩色棉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张美冬,詹先进,蓝家样,张兴中,陈全求,黄云. 2009

[20]生物有机硒对不同水稻品种主要性状、重金属含量及硒吸收的影响. 余侃,肖秋水,黄思思,龙小玲,蔡端午,刘金龙,郑威.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