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惠芬 1 ; 邹积祥 1 ; 张彬 1 ; 黄庆 1 ; 伍龙梅 1 ; 王丰 1 ; 张金道 2 ; 陈青春 3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2.乐昌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关键词: 丝苗米;栽培技术;绿色;广东乐昌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13-15
摘要: 基于多点多年大田试验及技术示范效果,针对目前乐昌市水稻的发展状况及技术需求,配套和集成一季优质丝苗米绿色栽培技术规程,包括播前准备、播种育秧、大田管理、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区域优质丝苗米的绿色丰产高效种植提供技术支撑,也为粤北其他山区优质稻的种植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世界长寿乡蕉岭丝苗米产业园科技支撑实践与思考. 陈荣彬,陈志远,李金华,黄广元,钟旭华,梁开明. 2020
[2]高端丝苗米新品种象竹香丝苗. 李金华,王丰,柳武革,廖亦龙,林祥伦,许丽玲. 2022
[3]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保障食品安全——基于广东省若干经验的思考. 董丽萍,艾建安. 2014
[4]广东省兴宁市水稻绿色高产高效集成创建工作成效和发展对策. 刘夏平,何新,赵程. 2017
[5]广东枇杷标准化生产技术. 邱继水,曾杨,潘建平,林志雄,尹艳. 2012
[6]优质常规稻新品种黄银占的选育. 王志东,周少川,赖穗春,李宏,黄道强,卢德城,周德贵,王重荣,李康活. 2014
[7]桑枝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调控出菇试验. 高云超,肖更生,方少钦,龙镜池,池建伟. 2018
[8]白玉油甘新品种引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赖多,邵雪花,肖维强,匡石滋,林文胜,高国华. 2019
[9]白茄新品种白玉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植良,黎振兴,孙保娟,李涛. 2017
[10]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吉优371高产栽培技术. 王燚,陈建伟,吴武章,王金雄,曾文斌,卢德城,许立超,郑显汶. 2017
[11]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甬优455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黄志平,陈希德,杨子龙,戚文辉,肖霞钦,吴玉坤. 2018
[12]盆栽蔬菜及其种植关键技术. 杨贤智. 2008
[13]广东再生稻研究进展与展望. 胡香玉,钟旭华,梁开明,黄农荣,潘俊峰,刘彦卓,傅友强,彭碧琳. 2019
[14]恩平菜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林伟君,林春华,刘自珠,李雪壮,黄传尉. 2009
[15]蝴蝶兰新品种如玉的优良观赏性状及配套栽培技术. 陈和明,吕复兵,肖文芳,李佐. 2021
[16]高产优质三系杂交稻新品种广泰优100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钟日生,梁铁军,柳武革,冯大良,吴建发,袁沛森. 2021
[17]设施樱桃番茄产业概况及研究进展. 郑锦荣,李艳红,聂俊,谭德龙,谢玉明,张长远. 2020
[18]"红美人"杂柑在粤西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黄永敬,吴文,曾继吾,张瑞敏,朱从一. 2020
[19]巴西樱桃在广东中山的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杨淑芳,王璐,钟云,区仲甜,蒋侬辉. 2020
[20]湛江地区菜用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梁土寿,陈胜勇,李观康,何霭如,余小丽,汪云,黎学旺,陈亮.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聚两优53的选育
作者:张建林;廖学群;王丰;张泽佳;彭国巍;柳武革;王新;黄广平;谢沛丽;许岱;姚润沐
关键词:杂交水稻;聚两优53;品种选育
-
弱感光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广泰优6355的选育
作者:吴海;柳武革;李越;王丰;高顺利;李金华;王水俊;窦梓源;李镭;张志荣
关键词:弱感光型;杂交稻;广泰优6355;选育;制种技术
-
华南双季稻区不同季别种植籼稻品种整精米率差异及高整精米率材料筛选
作者:陈洛;李学忠;谢国威;杨梯丰;杨武;赵均良;王丰;周玲艳;董景芳
关键词:籼稻;整精米率;早季;晚季;华南稻区
-
华南晚杂交稻叶片SPAD值及其一般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
作者: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霍兴;付崇允;朱满山;曾学勤
关键词:杂交稻;SPAD值;一般配合力;遗传效应;动态变化
-
粤稻百年主要水稻科技创新成就概述
作者:王丰
关键词:广东;水稻;稻种资源;水稻矮化育种;优质稻育种;杂交稻育种;栽培技术;科技创新
-
水稻不育系泰丰A创制及其优良品质性状遗传基础研究
作者:王丰;刘迪林;朱满山;廖亦龙;李金华;付崇允;曾学勤;马晓智;霍兴;孔乐;柳武革
关键词:杂交稻;不育系;保持系;泰丰A/B;稻米品质;遗传基础
-
有机替代+减量施肥对蕉园土壤理化性质和香蕉生长的影响
作者:王泽煌;陈伟盛;黄连喜;田利华;刘忠珍;劳栋添;邓建云;黄庆;魏岚
关键词:有机肥/炭基有机肥;减量施肥;土壤理化性质;香蕉产量;香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