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间座壳属产植物激素、有机酸和脂肪酸分析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舒敏 1 ; 孙进华 1 ; 弓德强 1 ; 陈更新 2 ; 李敏 1 ; 胡美姣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2.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关键词: 间座壳属;植物激素;有机酸;脂肪酸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11 期

页码: 2438-24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间座壳属(Diaporthe)真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内生菌及腐生菌,广泛分布于生态系统中。本研究利用LC-MS和GC-MS法测定16株间座壳属产植物激素、有机酸和脂肪酸的种类及产量,并通过Ward法聚类分析对不同菌株进行品质类型的分类。结果表明:16株菌株中均能检测到4种植物激素、3种有机酸和5种脂肪酸。植物激素分别为脱落酸(ABA,平均产量125.36μg/kg)、吲哚乙酸(IAA,平均产量40.28μg/kg)、水杨酸(SA,平均产量6.63μg/kg)和茉莉酸(JA,平均产量4.95μg/kg),ABA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植物激素。有机酸为琥珀酸(平均产量336.04μg/g)、维生素C(Vc,平均产量10.03μg/g)和莽草酸(平均产量0.58μg/g),其中琥珀酸产量明显高于其他有机酸。脂肪酸分别为反亚油酸(平均产量58.99μg/g)、亚麻酸(平均产量28.15μg/g)、硬脂酸(平均产量21.35μg/g)、棕榈酸(平均产量17.07μg/g)和油酸(平均产量15.22μg/g)。利用植物激素、有机酸和脂肪酸累积状况对16株间座壳属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均把D. biconispora D43菌株单独归为一个类群,该菌株的ABA(443.86μg/kg)、琥珀酸(1115.98μg/g)、莽草酸(1.21μg/g)和油酸(60.75μg/g)的产量均最高,而反亚油酸产量(7.08μg/g)最低。综合分析认为D. biconispora D43菌株在琥珀酸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一定潜力。研究结果为间座壳属真菌在食品、化工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蒸汽介质热改性橡胶木有机酸释放量与炭化木性能分析. 李家宁,李民,秦韶山,李晓文,林位夫,谢贵水. 2011

[2]橡胶芽接树砧穗间的相互影响——胶乳中3种植物激素的差异. 林位夫,曹建华,曾宪海,陈俊明,谢贵水. 2005

[3]一氧化氮与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关系. 吴春太. 2010

[4]橡胶树胶乳中几种植物激素的提取及其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王斌,褚君强,史发猛,林位夫. 2012

[5]钙信号系统与植物激素信号的研究进展. 易籽林,徐立,黄绵佳,李志英. 2010

[6]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及其对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调控. 覃碧. 2013

[7]荔枝LcBES1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王弋,杨蕊,董晨,魏永赞,郑雪文,李伟才. 2021

[8]不同外源激素在诱导愈伤过程中对油棕叶片褐化率的影响. 张大鹏,王永,石鹏,金龙飞,赵志浩,曹红星. 2019

[9]植物内源激素研究进展. 王丽萍,李志刚,谭乐和,宋应辉,练飞松,杨逢春,闫林,吴刚. 2011

[10]巴西橡胶树胶乳中4种植物生长物质的测定. 曹建华,林位夫. 2004

[11]植物激素应答元件研究进展. 何访,梅文莉,郭冬,李辉亮,彭世清,戴好富. 2015

[12]不同培养基成分对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影响. 宋顺,许奕,王必尊,刘以道,覃和业,马蔚红. 2013

[13]剑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陈鸿,郑金龙,徐立,易克贤. 2008

[14]植物激素(或生长调节物质)在橡胶树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孙爱花,李哲,黄天带,杨福孙,周权男. 2008

[15]椰枣幼苗地上部和根部显微结构观察和植物激素相关差异基因分析. 李东霞,符海泉,张宁,王义,徐中亮. 2024

[16]橡胶树死皮研究进展. 邓军,曹建华,林位夫,林秀琴. 2008

[17]激素IAA和ABA对小球藻(Chlorella sp.)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邓晓东,吴小霞,范新照,费小雯,任大明. 2013

[18]巴西橡胶树花药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培养基配方优化及体胚发生的组织学观察. K.Das,田郎. 2010

[19]威廉斯香蕉矮化突变体矮化原因初探. 陈晶晶,胡玉林,庞振才,谢江辉. 2014

[20]植物激素受体研究进展. 赵丽,黄海杰,田维敏.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