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茎腐病发病规律及综防措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石洁 1 ; 刘玉瑛 1 ; 邵艳军 1 ; 刘彦玲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技

ISSN: 1003-6288

年卷期: 1998 年 04 期

页码: 22

摘要: 玉米茎腐病俗称青枯病,因发病玉米植株成熟期遇雨后天气暴晴,地上部变为青灰色干枯状而得名。我省属重病区,一般年份发病率达10%左右,重症地块可达50%以上,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1996年夏季多雨,此病普遍发生,尤其在保定的满城、清苑、高阳;衡水的深县、安平;邯郸的永年;沧州的河间等地,在发病期大片的地块出现青枯、黄枯症状,给产量造成很大的损失。1997年夏季干旱少雨,发病较轻,但仍在晋县、怀来、张家口、清苑等地发现达50%~80%以上的重病田。茎腐病由于在玉米成熟期发病,易被认为是早熟而被忽视,此时籽粒灌浆未满,千泣重偏低,再加上茎基腐烂,遇风倒伏,常减产10%~50%。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