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丰产稳产性与适应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瑞茂 1 ; 李其义 2 ; 陈大伦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2.贵州省种子管理站

关键词: 油研50;丰产稳产性;抗裂角指数;机械化;轻简化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5 年 34 卷 11 期

页码: 102-1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油研50参加贵州省区试和国家区试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油研50丰产稳产性突出。油研50在"十二五"期间作贵州省区试对照品种,5年参试新组合共67个,正式通过审定的只有1个,审定通过率仅1.8%。而"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分别达17.1%,22.7%。油研50的平均单产水平比"十一五"期间的对照品种油研10号提高了20.74kg/667m2,单产水平提高13.47%,比"十五"期间的对照品种油研七号提高了31.5kg/667m2,单产水平提高22.0%。连续8个参试年度,其稳产性均位居前列,表现很好。而且株高适中,平均为176.7cm、株型较紧凑、结荚结实性好、角粗长、千粒重较大,平均达4g左右。对菌核病抗性为低感、较抗病毒病、抗倒性强,与对照中油杂2号相当,其抗寒性强于中油杂2号。抗裂角指数为0.47,至目前为止油研50是极少数通过国审的抗裂角性强而适宜机播机收的优质轻简高效杂交油菜品种之一。

  • 相关文献

[1]油研50亲本资源的选择与两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分析. 张瑞茂,陈大伦,李其义. 2015

[2]油研50的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曾章丽,陈大伦,张瑞茂,胡腾文,程尚明,高志宏. 2012

[3]油研50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Ⅰ.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张瑞茂,邓国才,毛模湛. 2011

[4]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大面积实用制种技术. 胡腾文,张瑞茂,陈大伦,李敏. 2012

[5]不同浓度威力泰肥对油菜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喻时周,秦信蓉,程尚明,杜才富. 2013

[6]甘蓝型高产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选育.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汤晓华,胡腾文. 2008

[7]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繁殖技术研究. 陈大伦,张瑞茂,曾章丽,李敏. 2014

[8]汕研50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研究Ⅰ.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张瑞茂,邓国才,毛模湛. 2011

[9]甘蓝型油菜抗裂角种质筛选及其相关性状分析. 王军,魏忠芬,李德文,王璐璐,张太平. 2017

[10]甘蓝型油菜裂角相关性状的遗传与相关分析. 崔嘉成,刘佳,梅德圣,李云昌,付丽,彭鹏飞,王军,胡琼. 2013

[11]甘蓝型油菜角果相关性状对抗裂角性遗传贡献率分析. 崔嘉成,梅德圣,李云昌,刘佳,付丽,彭鹏飞,王军,王会,胡琼. 2013

[12]黔花生1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杨顺国,李正强,郭贵敏. 2003

[13]黔花生一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杨顺国,李正强,郭贵敏. 2002

[14]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研究. 王竹,董永琴,杨天英,赵卫敏,毛春,何立国. 2007

[15]双低高产杂交油菜黔油18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陈静,肖华贵,李超,饶勇. 2008

[16]甘蓝型“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的选育. 王通强,黄泽素,代文东,田筑萍,魏忠芬,何采平,杨晓容. 2003

[17]黔油双低2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三要素的通径分析. 饶勇,李大雄,刁攀琏. 1997

[18]黔油11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黄泽素,何采平,魏忠芬,王通强,罗鸿源,代文东. 2002

[19]黔单18号丰产稳产性评价及其超高产栽培模型. 杜月红,李启义,徐燕,陈泽辉. 2004

[20]高稳系数法分析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的丰产稳产性. 杨晓容,王通强,黄泽素,代文东,李德珍.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