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氮互作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栗丽 1 ; 洪坚平 1 ; 王宏庭 2 ; 谢英荷 1 ; 张璐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灌水量;施氮量;冬小麦;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12 年 26 卷 06 期

页码: 291-2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对田间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成熟期0-200cm土壤剖面水分含量均以0-20cm土层最低,在60-120cm土层内出现峰值,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各施氮处理的峰值逐渐增加;随灌水量的增加,耗水量增加,降水和土壤供水量占耗水量的比例降低;随施氮量的增加,降雨量和灌水量占耗水量的比例降低,土壤供水占耗水量的比例增加;生育阶段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均表现为开花-成熟期>播种-拔节期>拔节-开花期;随着灌水量增加,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降水利用效率和土壤水利用效率逐渐增加,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分利用率、降水利用效率、土壤水利用效率和灌水生产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变化,且均在施氮处理N150、N210和N270间无显著差异(P<0.05)。

  • 相关文献

[1]水氮互作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栗丽,洪坚平,王宏庭,谢英荷. 2013

[2]春玉米不同品种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刘化涛,黄学芳,池宝亮,郑秀清,陈军峰. 2017

[3]施氮与灌水对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谢英荷,粟丽,洪坚平,王宏庭,张璐. 2012

[4]施氮与灌水对夏玉米土壤硝态氮积累、氮素平衡及其利用率的影响. 栗丽,洪坚平,王宏庭,谢英荷,张璐,邓树元,单杰,李云刚. 2010

[5]不同灌水量对酿造高粱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王劲松,郭锐,董二伟,丁玉川,韩雄,焦晓燕. 2012

[6]冬水前移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闫翠萍,肖俊红,张晶,裴雪霞,董飞,张定一. 2018

[7]冬小麦田间集雨模式对土壤水分动态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亢秀丽,王娟玲,马爱平,靖华,王裕智,许玉娟. 2010

[8]粒用高粱需水量及耗水特性的研究. 曹昌林,白文斌,张建华,史丽娟,彭之东,范娜,李光,闫凤霞. 2015

[9]晋北黍子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研究. 巫东堂,韩雄,伍振武. 1991

[10]不同灌水量对吕梁山区微灌核桃生长特性、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 赵瑞芬,程滨,郑普山,滑小赞,王森,王钊. 2020

[11]不同灌水量对高粱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史丽娟,曹昌林,董良利,宋旭东,白文斌. 2012

[12]灌水量和施肥量对盐碱土氮素分布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马少帅,蒋静,马娟娟,杨治平,郭军玲. 2018

[13]灌水时期及灌水量对大豆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 赵晶云,任小俊,刘小荣,马俊奎. 2017

[14]播种行距和灌水量对春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王雁丽,郑敏娜. 2014

[15]茬口和灌水对小麦产量及个体和群体生长动态的影响. 郑海泽,张风琴,张红芳,郑彩萍. 2008

[16]不同灌溉水量下不同玉米品种水分利用率及相关原因分析. 樊修武,池宝亮,黄学芳,张健. 2008

[17]旱地春大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郭志利. 2004

[18]降水和施肥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周怀平,关春林,杨治平,李红梅. 2004

[19]旱地玉米不同覆盖方式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王宏富,刘永忠,赵国锋,牛军玲. 2004

[20]作物水分高效利用的研究方向. 张正斌,徐萍,卫云宗,刘新月.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