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薯(Ipomoea batatas L.)SNP标记快速高效检测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强 1 ; 后猛 2 ; 刘亚菊 3 ; 王欣 2 ;

作者机构: 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3.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甘薯;SNP标记;检测方法;高效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5 年 13 卷 04 期

页码: 891-8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广泛存在于甘薯基因组中,可用于甘薯遗传图谱的构建、关联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重要研究。本研究采用两种特异性扩增的方法: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和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Tetra-primer ARMS-PCR),以及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酶切的方法,对甘薯徐781和徐薯18之间的2个SNP位点T2-32906(C/G)和T3-30695(G/A)进行检测,并通过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找出快速高效的甘薯SNP分子标记检测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AS-PCR的检测结果在2个样本之间出现假阳性而没有明显的差异条带,Tetra-primer ARMS-PCR和CAPS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在2个样本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条带,并且能够根据条带数目区分等位基因是否纯合。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两种检测方法,Tetra-primer ARMS-PCR呈现出更理想的检测效果。另外通过成本比较,Tetra-primer ARMS-PCR成本明显低于CAPS。因此,Tetra-primer ARMS-PCR是一种可用于甘薯SNP位点快速、高效且费用低廉的分子检测方法。

  • 相关文献

[1]一种高效的甘薯遗传转化方法. 张铅,禹阳,刘帅,贾赵东,马佩勇,金昊秀,郭尚洙,边小峰. 2023

[2]甘蓝型油菜每角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孙程明,陈锋,陈松,彭琦,张维,易斌,张洁夫,傅廷栋. 2020

[3]甘蓝型油菜角果长度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孙程明,陈松,彭琦,张维,易斌,张洁夫,傅廷栋. 2019

[4]甘蓝型油菜千粒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春,赵小珍,庞承珂,彭门路,王晓东,陈锋,张维,陈松,彭琦,易斌,孙程明,张洁夫,傅廷栋. 2021

[5]大豆叶型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鉴定. 王琼,朱宇翔,周密密,张威,张红梅,陈新,陈华涛,崔晓艳. 2024

[6]利用55K芯片进行小麦生育期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 温明星,肖进,徐涛,孙丽,王宗宽,王海燕,王秀娥. 2023

[7]基于SNP标记的小麦品种遗传相似度及其检测准确度分析. 许乃银,金石桥,晋芳,刘丽华,徐剑文,刘丰泽,任雪贞,孙全,许栩,庞斌双. 2024

[8]唐菖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邵小斌,赵统利,朱朋波,刘兴满,汤雪燕,孙明伟,井泽仁. 2013

[9]脱毒甘薯高效栽培技术. 史新敏,李洪民,张爱君. 2008

[10]鲁南丘陵地区甘薯新品种徐薯27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黄成星,范建芝,井水华,段成鼎,李洪民. 2017

[11]简化、高效旱育秧技术防病壮苗效果研究. 庄春,董政权,陈宗明,杨彩云,陈川,孙春梅,纪凤高,张山泉. 2006

[12]丰县白背毛木耳的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李勇,汪彩云. 2013

[13]江苏省南通地区榨菜优质高产栽培及高效模式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杨美英,刘建,魏亚凤,汪波,李波,沈俊明,薛亚光. 2015

[14]L0630红叶李大苗高效栽培技术. 李玉娟,夏东进,张健,李敏. 2011

[15]大棚草莓—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刘水东. 2013

[16]苏南地区设施草莓大面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李国平,吉沐祥,李金凤,纪荣喜,吴士君. 2008

[17]南通市地方特色蔬菜洋扁豆设施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 姜永平,宋益民,章洪娟. 2013

[18]结球生菜高效栽培技术. 施晓晖,陆小强,曹国华,王康,闫洪朗,何林池. 2019

[19]唐莒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邵小斌,赵统利,朱朋波,刘兴满,汤雪燕,孙明伟,井泽仁. 2013

[20]晚播麦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王志春.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