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苜蓿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伊风艳 1 ; 石凤翎 1 ; 高翠萍 1 ; 熊梅 1 ; 晔薷罕 2 ; 蔡丽艳 3 ;

作者机构: 1.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2.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3.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监测规划院生态监测与规划室

关键词: 苜蓿;雄性不育;生理生化

期刊名称: 中国草地学报

ISSN: 1673-5021

年卷期: 2014 年 36 卷 06 期

页码: 60-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揭示苜蓿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机制,以苜蓿雄性不育株(Ms-4)及其可育株(MF)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茎、叶及花蕾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及叶绿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刈割前后Ms-4茎和叶中的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与MF无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淀粉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花蕾的生长和花粉的发育成熟,Ms-4花蕾发育各个时期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表现出亏缺现象,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相对较高;Ms-4中叶绿素含量低于MF,而丙二醛含量则高于MF。

  • 相关文献

[1]锦鸡儿根瘤菌生理生化特性及其对宿主生长的影响. 王宇,田国杰,陈立红,智颖飙,韩国栋,王海明,胡俊. 2015

[2]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相关性状的研究. 于晓芳,高聚林,宋国栋,冯勇,赵瑞霞,孙峰成,王志刚,李丽君. 2008

[3]小麦对盐碱胁迫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代亚博,王小兵,李娟,路战远,李兵,陈文静,王伟妮,史学芬,叶君,张德健. 2024

[4]人工诱导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吕秋实,张辉,斯钦巴特尔,贾霄云,高凤云. 2011

[5]甜菜单胚雄性不育杂交种“内2499”的选育. 赵尚敏,白晨,张惠忠,牛素清,李晓东,付增娟,鄂圆圆. 2014

[6]雄性不育和可育亚麻的生殖期形态学与细胞学比较. 伊六喜,斯钦巴特尔,张辉,贾霄云,高风云,张立华,任龙梅. 2011

[7]大麦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 张凤英,刘志萍,包海柱. 2009

[8]雄性不育和可育大麦花药和花粉的细胞学比较研究. 刘凤珍,韩海,栗仲兴,屠骊珠,李勇. 1992

[9]甜菜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蕾期差异蛋白分析. 韩平安,白晨,吴新荣,王良,张自强,孙瑞芬,张必周,李晓东. 2020

[10]洋葱雄性不育材料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杜敏霞,刘湘萍. 2007

[11]雄性不育胡萝卜遗传特性及主要经济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 陈源闽,王勇,张艳萍,王永,李敬起,廉勇,赵彦,张颖力. 2005

[12]不同时期授粉对雄性不育胡萝卜采种的影响. 陈源闽,王勇,王永,张艳萍,李敬起,董立. 2000

[13]苜蓿干草替代部分精饲料对泌乳奶牛生理性能及产奶的影响. 郝林凤,罗建新,巴雅尔图,赛很图娅. 2010

[14]高寒地区苜蓿人工草地建植技术. 张文浩,侯龙鱼,杨杰,宋世环,毛小涛,张强强,白文明,潘庆民,周青平. 2018

[15]年刈割次数对科尔沁沙地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产量、品质和越冬率的影响. 杨秀芳,梁庆伟,娜日苏,张晴晴,潘翔磊,刘荣霞. 2019

[16]荒漠草原区苜蓿根瘤菌接种与冰草混播效果试验研究. 王海明,张俊杰,张坤. 2011

[17]大棚环境因子与苜蓿再生速度及产草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殷国梅,张英俊,刘永志,赵和平,巴雅尔图. 2012

[18]苜蓿栽培与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郝林凤,张静,罗建新,巴雅尔图. 2011

[19]苜蓿秋眠标准对照品种的幼苗形态与秋眠性、越冬率的关系. 于林清,云锦凤,郭九峰,孙国琴,张利军,孙娟娟. 2010

[20]沙地节水灌溉条件下苜蓿与饲用燕麦轮作的技术规程. 娜日苏,梁庆伟,杨秀芳,张晴晴,潘翔磊,孙德欣,项锴锋.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