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麦丽开 1 ; 刘晓勇 1 ; 潘鹏 1 ; 孙大江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鲟鱼工程繁育中心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施氏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温度;生长;增重率;死亡率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14 年 27 卷 04 期
页码: 15-22
摘要: 在电子控温循环水系统中,研究不同水温(15℃、18℃、21℃、24℃和27℃)对56日龄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小体鲟A.ruthenus和西伯利亚鲟A.baerii幼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4℃组施氏鲟幼鱼的体长特定生长率(SGRL)显著高于其它温度组(P<0.05),而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W)差异不显著(P>0.05);在18~27℃范围内,体长绝对增长率(AGRL)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显著高于15℃组(P<0.05)。18~24℃组的体质量绝对增长率(AGRW)显著高于15℃和27℃组(P<0.05)。在18~24℃范围内,施氏鲟幼鱼的体长相对增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显著高于15℃和27℃组(P<0.05),最适生长温度为24℃。18℃组小体鲟幼鱼的SGRL显著高于其他温度(P<0.05),SGRW则差异不显著(P>0.05)。在15~27℃温度范围内,小体鲟幼鱼的AGRW升高后降低,其中18℃和24℃的SGRW分别为0.61g/d和0.64g/d,显著高于其他组。15℃组AGRL最低(1.6mm/d),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小体鲟幼鱼的最适生长水温范围为18~24℃,最适生长温度为18℃。在15~27℃范围内,21℃组西伯利亚鲟幼鱼的SGRL、AGRL和体长相对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但27℃组存活率最低。西伯利亚鲟幼鱼的最适生长范围为15~24℃,最适生长水温为21℃。不同温度下,3种鲟幼鱼的肥满度变化不同,施氏鲟幼鱼的生长类型为强异速度生长,不同于小体鲟幼鱼与西伯利亚鲟幼鱼。在15~27℃范围内,3种鲟幼鱼的最适生长温度不同,在早期生长培育时应选用不同的培育温度。
- 相关文献
[1]五种鱼类卵黄蛋白等电点特性分析. 霍堂斌,张颖,孙大江,曲秋芝. 2007
[2]六种鲟鱼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叶继丹,卢彤岩,刘洪柏,赵吉伟,孙大江. 2003
[3]三种鲟科鱼类和两种鲑科鱼类卵黄免疫球蛋白性质的比较. 张颖,曲秋芝,霍堂斌,尹家胜,孙大江. 2007
[4]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BAI Hai-wen,白海文,ZHANG Ying,张颖,LI Xue. 2011
[5]施氏鲟和小体鲟卵黄蛋白的组成. 齐茜,张颖,孙大江. 2008
[6]流速、温度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的影响(英文). 黄宁宇,程起群,高露娇,么宗利,夏连军. 2007
[7]温度对达氏鳇、施氏鲟及其正反杂交种生长的影响. 宋聃,张颖,吴文化,刘晓勇,曲秋芝,孙大江. 2017
[8]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白海文,张颖,李雪,孙大江. 2012
[9]西伯利亚鲟和小体鲟摄食前后耗氧率和窒息点变化与体重的关系. 吴文化,马国军,张颖,宋聃,孙大江. 2014
[10]人工养殖施氏鲟和小体鲟精浆微量元素分析. 张涛,庄平,章龙珍,张征,周运涛,蓝泽桥,王正凯. 2003
[11]5种中草药对哲罗鲑生长率、死亡率以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宿斌,刘红柏. 2013
[12]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哲罗鱼生长、存活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宿斌,刘红柏. 2013
[13]聚β-羟基丁酸酯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的影响. 张恒恒,孟宪红,孔杰,罗坤,栾生,曹宝祥,曹家旺,张莹雪. 2017
[14]施氏鲟、西伯利亚鲟及其杂交后代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及抗病性能比较. 齐茜,刘浩浩,李忠华,买丽坎·依不拉英,白喜军,王文峰,刘晓勇. 2017
[15]施氏鲟、大杂交鲟和西伯利亚鲟卵及体腔液的生化组成比较. 张颖,孙大江,刘晓勇,潘鹏,曲秋芝. 2014
[16]小体鲟在静水池塘中生长观察. 杜昆博,王念民,杨贵强,孙大江,郭军伟,曲秋芝. 2008
[17]保存介质和温度对西伯利亚鲟卵子短期保存的影响. 张涛,颜世伟,庄平,章龙珍,田美平,王斌,张大海,姚志峰. 2010
[18]施氏鲟的性腺分化及养殖水温对其性腺分化的影响. 张颖,孙慧武,刘晓勇,孙大江,曲秋芝. 2012
[19]不同温度下雌激素对施氏鲟早期性腺发育及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张颖,孙大江,曲秋芝,刘海金. 2011
[20]电麻醉与化学麻醉对施氏鲟幼鱼麻醉效果的比较. 徐滨,庄平,章龙珍,冯广朋,石小涛,陈丽慧.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盐度对虹鳟和硬头鳟幼鱼消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静雯;周演根;黄铭;熊莹槐;王芳;高勤峰;孙大江;董双林
关键词:黄海冷水团;虹鳟;硬头鳟;盐度;消化酶;抗氧化酶
-
网箱和流水池塘养殖俄罗斯鲟的生长特性
作者:许式见;邵辉;胡谋;石灏;夏永涛;张颖;孙大江
关键词:俄罗斯鲟;人工养殖;生长特性
-
不同倍性虹鳟幼鱼对急性温度胁迫的抗氧化响应
作者:史鲲鹏;董双林;周演根;高勤峰;孙大江
关键词:枫叶鲑;硬头鳟;急性温度胁迫;抗氧化酶;整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标
-
海水驯化对虹鳟鳃、肌肉和肝脏磷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作者:刘骋跃;周演根;董亢;曹逸铭;孙大江;高勤峰;董双林
关键词:虹鳟;磷脂脂肪酸;海水驯化;鳃;肌肉;肝脏
-
中国达氏鳇野生群体和两个养殖群体的线粒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户国;程磊;马波;孙大江;王斌;刘晓勇;柳淑芳;张颖
关键词:达氏鳇;Cyt b;D-loop;遗传多样性;系统发生
-
鱼类精液低温保存技术研究现状
作者:麦丽开
关键词:鱼类精液;低温保存技术
-
温度对达氏鳇、施氏鲟及其正反杂交种生长的影响
作者:宋聃;张颖;吴文化;刘晓勇;曲秋芝;孙大江
关键词:施氏鲟;达氏鳇;杂交种;温度;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