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广薯87鲜薯和蒸薯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邹宏达 1 ; 李楚欣 2 ; 杨义伶 1 ; 陈景益 1 ; 张雄坚 1 ; 黄立飞 1 ; 房伯平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

关键词: 甘薯;鲜薯;蒸制;风味物质;气相色谱-质谱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1 年 48 卷 012 期

页码: 74-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广薯87在蒸制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情况,为鲜食型甘薯风味物质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对广薯87鲜薯及蒸薯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广薯87鲜薯检测出71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40.52%)、萜类(16.18%)、杂环类(15.17%)、醇类(11.59%)、酯类(7.94%)、芳烃类(4.49%)、酮类(1.62%)化合物等;蒸薯检测出69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47.36%)、芳烃类(21.39%)、萜类(10.33%)、卤代烃类(7.07%)、醇类(3.24%)、酮类(2.64%)、酯类(2.61%)化合物等.其中,鲜薯及蒸薯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物均为苯乙醛,含量分别为16.78%、19.92%,但蒸煮前后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对所检测出的挥发代谢物进行差异筛选,共筛选出47种差异明显的代谢产物.上调的代谢物有14种,下调的代谢物有33种,其中上调倍数最高的化合物为氯乙酸2-苯乙基酯,上调倍数为4.4;下调倍数最高的化合物为2-丙基-1H-咪唑,下调倍数高达13.49.[结论]结合相对含量及差异分析,广薯87蒸制后相对含量显著上升的主要挥发物成分为2,4-二叔丁基苯酚和氯乙酸2-苯乙基酯,是最有可能构成广薯87蒸薯特征风味的挥发物.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