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构建甘薯核心种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伊航 1 ; 唐朝臣 2 ; 张雄坚 2 ; 姚祝芳 2 ; 江炳志 2 ; 王章英 2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甘薯;核心种质;表型性状;SSR分子标记;种质资源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249-12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更好地保存、研究和利用甘薯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国家甘薯种质资源圃(广州)保存的1091份甘薯种质为材料,分别采用欧氏距离和Nei’s距离进行NJ聚类分组,组内随机取样,构建核心种质。利用均值、方差、香农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等指标对核心种质的表型性状数据进行代表性评价,以及利用有效等位基因、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Shannon’s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核心种质的SSR分子标记数据进行代表性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核心种质进行确认。结果表明,构建的甘薯核心种质包含289份材料,占全部种质的26.49%;在P<0.05概率下,核心种质中表型性状以及SSR分子标记的相关指标与全部种质无显著差异,且二者的表型频率分布基本一致;主成分分析表明核心种质具有与全部种质相似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建立的甘薯核心种质很好地代表了全部种质的遗传变异和群体结构,可为甘薯的品种改良、优良基因挖掘以及种质创新奠定良好基础。

  • 相关文献

[1]132份甘薯地方种质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陈伊航,唐朝臣,张荣,姚祝芳,金晶炜,王章英. 2024

[2]177份甘薯地方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姚祝芳,张雄坚,杨义伶,黄立飞,陈新亮,姚肖健,罗忠霞,陈景益,王章英,房伯平. 2022

[3]甘薯核心种质构建方法研究. 罗忠霞,张雄坚,陈景益,姚祝芳,杨义伶,王章英,黄立飞,邹宏达,房伯平. 2019

[4]蝴蝶兰核心种质构建初探. 李佐,肖文芳,尤毅,陈和明,吕复兵. 2013

[5]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的差异与相关分析. 张振臣,陈俊标,马柱文,李淑玲,汤亚飞,邱道寿,谭铭喜. 2010

[6]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黄立飞,房伯平,陈景益,张雄坚,罗忠霞. 2008

[7]国家种质广州甘薯圃病毒种类鉴定及分析. 陈新亮,房伯平,王章英,姚祝芳,杨义伶,黄立飞. 2022

[8]广东甘薯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黄立飞,陈景益,邹宏达,张雄坚,王章英,罗忠霞,杨义伶,姚祝芳,唐朝臣,江炳志,房伯平. 2020

[9]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房伯平,张雄坚,陈景益,安康. 2004

[10]甘薯种质资源病毒病调查研究初报. 安康,房伯平,张雄坚,陈景益. 2003

[11]基于EST-SSR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构建. 罗忠霞,房伯平,李茹,王章英,黄立飞,陈景益,张雄坚,李育军,陈新亮,黄实辉. 2014

[12]甘薯种质资源盆栽保存基质的筛选与评价. 姚肖健,张雄坚,姚祝芳,罗忠霞,王章英,黄立飞,房伯平,杨义伶. 2022

[13]甘薯种质资源种植保存动态监测研究. 张雄坚,房伯平,符史立,陈景益,安康,曹培安. 2006

[14]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现状. 安康,房伯平,陈景益,张雄坚,符史立. 2005

[15]广东省"十五"以来甘薯育种研究进展. 房伯平,陈景益,张雄坚,安康. 2005

[16]甘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与利用. 房伯平,张雄坚,陈景益,安康. 2005

[17]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汇丰2号’辣椒杂交种子纯度和真实性鉴定. 赵威,徐晓美,徐小万,衡周,王恒明,陈金金,吴智明. 2023

[18]SSR分子标记检测杂交稻种纯度的技术改良. 吴柔贤,刘军,刘勤坚,张文虎. 2018

[19]43份茶树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研究. 谭月萍,李娟,刘硕谦,晏嫦妤,陈金华. 2009

[20]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龙眼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指纹图谱构建. 郭栋梁,黄石连,王静,韩冬梅,李建光.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