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飞 1 ; 杨共强 2 ; 何文兰 2 ; 宋玉立 2 ; 王俊美 2 ; 李亚红 2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品种;全蚀病;抗病鉴定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3 年 39 卷 02 期
页码: 143-1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采用试管苗菌饼接种法对108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抗全蚀病鉴定和评价,评价指标以病情指数为主,株高、根干重和茎叶干重为辅。结果表明,供试108个小麦品种(系)中达到中抗水平的只有‘新农19’一个品种,占供试品种(系)的0.9%;感病品种有‘郑麦3596’、‘曌氏2010-06’和‘郑麦9023-9’等82个,占供试品种(系)的75.9%;高感品种有‘豫农211’、‘众麦2号’和‘豫麦49’等25个,占供试品种(系)的23.2%。在3个辅助评价指标中,株高、根干重、茎叶干重都与抗性程度成显著正相关,其中以茎叶干重为最佳辅助指标。
- 相关文献
[1]小麦全蚀病及其病原菌研究概况. 孙静,宋玉立,何文兰,杨共强. 2010
[2]花生属拟直立型组野生种在栽培种改良中的应用——Ⅰ.对花生锈病和叶斑病的抗性. 张新友. 1991
[3]西瓜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及抗源筛选. 李晓慧,梁慎,常高正,徐小利,康利允,高宁宁,赵卫星. 2018
[4]面包用小麦品种品质性状探讨. 林作楫,王美芳,雷振生. 2012
[5]优质高产多抗小麦品种郑麦58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胡卫国,杨剑,张玉娥. 2020
[6]黄淮冬麦区小麦主栽品种赤霉病综合抗性鉴定及其FHB1抗性基因检测. 徐飞,王俊美,杨共强,宋玉立,刘露露,李丽娟,李亚红,韩自行,张姣姣. 2020
[7]河南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基于系谱和SN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曹廷杰,谢菁忠,吴秋红,陈永兴,王振忠,赵虹,王西成,詹克慧,徐如强,王际睿,罗明成,刘志勇. 2015
[8]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 季书勤,吕印谱,宋保谦. 2000
[9]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利用分析(英文). 刘万代,曹廷杰,刘小勐. 2017
[10]应用毒力频率方法测定小麦品种抗白粉病性. 王锡锋,张忠山,王全成. 1993
[11]黄淮麦区主栽小麦品种抗茎基腐病评价及茎秆和籽粒中毒素积累分析. 徐飞,李淑芳,石瑞杰,王俊美,刘继红,周益林,宋玉立,赵国建,张姣姣,李亚红. 2021
[12]改良倒伏指数法鉴定小麦品种抗倒性初步研究. 胡卫国,张玉娥,曹廷杰,王西成,曹颖妮,李会群,赵虹. 2018
[13]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旗叶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曹廷杰,周艳杰,杨剑,张玉娥,胡卫国,王西成,赵虹. 2022
[14]用于河南省小麦品种特异性和一致性鉴定的SSR分子标记研究. 韩凤龙,李正玲,胡琳,许为钢. 2010
[15]河南省区试小麦品种(系)的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曹廷杰,王西成,赵虹,陈渝. 2008
[16]小麦品种资源对子粒黑点病的抗性鉴定. 何文兰,宋玉立,杨共强. 2002
[17]河南小麦新品种(系)灰色关联度分析. 李伟,闫素红,王西成. 2010
[18]小麦品种应用对面粉品质的影响. 林作楫,吴政卿,王美芳. 2007
[19]播种方式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赵虹,杨兆生,闫素红,王俊娟,陈长海,梁文科,戚廷香. 2000
[20]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崔党群,詹克慧.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病菌孢子捕捉和real-time PCR技术的田间空气中小麦白粉病菌孢子动态监测及病情估计模型研究
作者:王奥霖;商昭月;张美惠;王贵;胡小平;徐飞;孙振宇;曹世勤;刘伟;范洁茹;周益林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病菌孢子捕捉;实时荧光定量PCR;病原菌监测;病情估计模型
-
腥掷孢酵母17wy1的分离、鉴定及对小麦白粉病防效初探
作者:王俊美;李亚红;徐飞;杨共强;冯超红;李好海;宋玉立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腥掷孢酵母;分类鉴定;诱导抗病性;防治效果
-
苯醚甲环唑拌种对小麦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冯超红;李丽娟;张姣姣;王俊美;李亚红;刘露露;韩自行;石瑞杰;万鑫茹;徐飞;宋玉立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苯醚甲环唑;根际微生物;镰孢属;共现网络
-
紫花苜蓿田春季阔叶杂草除草剂筛选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苏旺苍;薛飞;吴仁海;徐洪乐;孙兰兰;杨共强
关键词:杂草防除;紫花苜蓿;春季阔叶杂草;除草剂;安全性;防效
-
球毛壳菌促生防病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冯超红;李丽娟;张姣姣;王俊美;宋玉立;李好海;徐飞
关键词:球毛壳菌;生防机制;应用潜能;发酵工艺;基因工程;生防效果
-
我国小麦新病害茎基褐腐病发生危害及病原学
作者:石瑞杰;徐飞;宋玉立;李前进;刘露露;范志业;李亚红;韩自行;张姣姣;冯超红;王俊美;周益林
关键词:小麦茎基褐腐病;Microdochium majus;M. nivale;鉴定;致病力
-
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紫花苜蓿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杨共强;李东梅;徐洪乐;孙兰兰;吴仁海;苏旺苍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紫花苜蓿;生长指标;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