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抗性的鉴定效率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岩松 1 ; 刘鑫磊 2 ; 栾晓燕 2 ; 王家军 2 ; 李进荣 2 ; 于佰双 2 ; 邱丽娟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鉴定;基因型;检测效率

期刊名称: 第24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ISSN:

年卷期: 2014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大豆胞囊线虫病鉴定受鉴定条件和鉴定方法的制约,一直是大豆抗病资源筛选和抗病品种选育的限制因素之一,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发现,为抗病鉴定提供了高效而准确的鉴定方法。本研究利用抗大豆胞囊线虫病不同世代的育种分离群体为实验材料,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抗病基因型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标记基因型在不同分离世代的鉴定效率。结果表明:随着分离群体世代的增加,抗病个体在分离群体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分离世代的卡方测验表明抗病性由两个隐性基因控制;基于抗病基因Rhg1开发的Indel标记rhg1-I4和SCNResBridge对表型的检测效率可达88.89%,显著高于Satt309(50.00%);...

  • 相关文献

[1]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抗性的鉴定效率. 马岩松,刘鑫磊,栾晓燕,王家军,李进荣,于佰双,邱丽娟. 2014

[2]生物种衣剂SN101的研制及其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效. 周园园,王媛媛,朱晓峰,陈立杰,陈井生,段玉玺. 2014

[3]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病物理防治技术研究. 李琬,李炜,肖佳雷,毕影东,张必弦,刘明,来永才,王晓辉,刘淼. 2014

[4]菌线克生物种衣剂对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效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袁明,韩冬伟,李馨园,王淑荣,于侃超,王连霞,张笛,石博文. 2020

[5]黑河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病研究现状. 项鹏. 2020

[6]浅析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治现状. 朱治佳,袁明,韩冬伟,张笛,王振,孙浩月,王淑荣,王连霞. 2022

[7]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 刘冰. 2011

[8]大庆、安达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病生理小种鉴定. 杨柳,田中艳,周长军,李建英,吴耀坤,师臣,朱长明. 2015

[9]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及其SSR标记研究进展. 刘冰,李肖白,马兰,陈井生,于吉东,潘红丽,张俊杰. 2011

[10]抗线虫大豆品种对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演变的选择作用及育种思路. 高国金,周长军,杜志强,王明泽,田中艳,李志学. 2005

[11]关于稳定和发展黑龙江大豆生产及相关问题. 李云辉,李肖白,李泽宇,潘红丽. 2008

[12]抗大豆胞囊线虫病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初步筛选. 朱英波,史凤玉,李建英,龙茹,武云鹏,乔亚科. 2011

[13]利用抗性品种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研究. CHEN Jing-sheng,陈井生,于吉东,YU Ji-dong. 2012

[14]低磷和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钟鹏,吴俊江,刘丽君,林蔚刚,董德建,王建丽. 2009

[15]黑龙江腐烂茎线虫群体的分离和鉴定. 张淑玲,李惠霞,徐鹏刚,刘永刚,于洪涛,刘向. 2019

[16]猪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苗艳,朱庆贺,陈亮,李丹,李阳,兰世捷,徐馨,史同瑞. 2020

[17]锰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张迪,吕思琪,张婉婷,姜佰文. 2018

[18]基因型对春小麦花药培养力的影响. 孙志玲,杨雪峰,宋维富,赵丽娟,刘东军,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 2019

[19]中国小麦品质区划的研究. 何中虎,林作楫,王龙俊,肖志敏,万富世,庄巧生. 2002

[20]部分黑龙江省水稻品种的抗瘟性分类. 宋成艳,王桂玲,刘乃生,周雪松.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