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间作紫苏对猕猴桃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宁 1 ; 王文华 2 ; 温贺 2 ; 商志伟 2 ; 杨森 2 ; 张恒 2 ; 邹乙菲 2 ; 秦嘉浩 2 ;

作者机构: 1.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2.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关键词: 猕猴桃;紫苏;间作;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差异基因

期刊名称: 中国果树

ISSN: 1000-8047

年卷期: 2024 年 009 期

页码: 37-47,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分析猕猴桃间作紫苏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养分、酶活性以及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探究猕猴桃间作紫苏的间作效应,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猕猴桃园间作紫苏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间作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试验设计5个处理:M1201+112 500株/hm2(LH)、M626+112 500株/hm2(ZH)、M1201+75 000株/hm2(LL)、M626+75 000株/hm2(ZL)、猕猴桃单作(CK)。结果表明:LH、ZH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在紫苏开花期显著下降,速效磷含量在紫苏收获期显著降低而速效钾含量显著上升;猕猴桃根际土壤细菌为优势菌,主要细菌属为Bradyrhizobium、Streptomyces、Pseudomonas等,主要真菌属为Abelia、Homo、Mus等,均在间作处理中有较大提升,LH处理丰度最高;相关性分析发现,Bradyrhizobium和土壤β-木糖苷酶活性、速效磷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Abelia和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土壤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均呈正相关关系。与CK相比,LH、ZH处理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糖鞘脂的生物合成-神经节系列(glycosphingolipid biosynthesis-ganglio series)和酰胺生物合成过程(amide biosynthetic process),有助于增加植物抗性;间作处理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猕猴桃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总酸含量。综上,猕猴桃间作紫苏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如显著提升了Bradyrhizobium的丰度),有助于改善果实品质。猕猴桃园建议推广LH种植模式即M1201+112 500株/hm2,同时应补充种植紫苏带走的土壤养分。

  • 相关文献

[1]贵州省不同地区紫苏籽的油用成分分析. 李慧琳,奉斌. 2015

[2]30份贵州紫苏的含油率与脂肪酸成分含量. 沈奇,朱文秀,秦信蓉,赵云,王仙萍,李敏,杜才富. 2014

[3]贵州紫苏资源收集以及叶色多样性分析. 王仙萍,李敏,张敏琴,曾章丽,向阳,韩宏仕,杜才富,沈奇. 2013

[4]紫苏种质资源的考察标准及其性状描述. 沈奇,王仙萍,田世刚,秦信蓉,温贺,陈俊锟,周凌,杜才富. 2016

[5]15份紫苏材料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陈东杰,汤勇,沈奇,高志宏,徐春,王仙萍,郭平,田世刚. 2017

[6]贵州紫苏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秦信蓉,田世刚,王仙萍,沈奇. 2015

[7]酶辅助超声提取紫苏迷迭香酸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黄丹丹,朱秋劲,沈奇,彭炜,罗自生,茅林春. 2016

[8]贵州紫苏叶中氨基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金石诚,刘忠伟,沈奇,李月,牛熙,朱秋劲. 2016

[9]响应面法优化酶法辅助提取迷迭香酸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黄丹丹,沈奇,朱秋劲,成梅,罗自生,茅林春. 2016

[10]紫苏种子品质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商志伟,赵云,沈奇,王仙萍,徐静,杨森,田世刚,温贺. 2017

[11]紫苏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田世刚,陈俊锟,沈奇,王仙萍,郭平. 2016

[12]贵州紫苏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魏忠芬,李慧琳,奉斌,杨胜先,林涛,黄泽素. 2017

[13]环境因子对紫苏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影响研究. 沈奇,赵继献,邱雪柏,商志伟,王仙萍,杨森,徐静,陈士林. 2018

[14]62份非PK型紫苏种质的挥发油GC-MS分析和新化学型发现. 郭佳琪,李卫萍,沈奇,杨森,商志伟,郭宝林,葛菲. 2019

[15]紫苏EST-SSR分布特征及标记开发. 张天缘,宋莉,沈奇. 2017

[16]紫苏不同品种的生产比较试验. 沈奇,田世刚,郭平,王仙萍,杨森,商志伟,徐静,温贺,赵继献. 2017

[17]紫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相关性分析. 徐静,王仙萍,田世刚,杨森,商志伟,温贺,郭平,沈奇,赵继献. 2017

[18]62份非PK型紫苏种质的挥发油GC-MS分析和新化学型发现. 郭佳琪,李卫萍,沈奇,杨森,商志伟,郭宝林,葛菲. 2019

[19]紫苏籽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沈奇,王仙萍,杨森,商志伟,杜才富. 2019

[20]贵州7个紫苏品种(系)的主要性状与品质. 田世刚,郭平,沈奇,王仙萍,杨森,商志伟,徐静,赵继献,杜才富.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