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根瘤菌介入大豆大垄栽培施肥模型与经济效益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力 1 ; 吴俊江 1 ; 王金生 1 ; 蒲国锋 1 ; 刘庆莉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大豆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大豆栽培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根瘤菌;接种;大豆;施肥;产量;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大豆科技

ISSN: 1674-3547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6-14

摘要: 实现大豆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重要前提是合理配比施肥,根瘤菌介入栽培技术可以促进生育进程和产量提高,大豆中结合二者的效果阐述还较少。文中试图探讨根瘤菌介入条件下的大垄栽培大豆的施肥模型并作技术分析,为大豆高产高效栽培及经济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垄栽培模式,利用DPS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建立回归方程获得最优施肥方式,然后利用拟合度检验并确立模型。结果表明,研究数据能够建立因变量(施肥)与自变量(产量)的三元二次方程。在氮肥为2.5元/kg,磷酸二铵4.2元/kg,硫酸钾4.8元/kg,大豆3.6元/kg的条件下各个因素组合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04.15 kg/hm2,磷酸二铵125.85 kg/hm2,硫酸钾75.36 kg/hm2,可得效益7 560.78元/hm2。利用数据得到的单因素效应方程结果表明氮肥的增产效应>钾肥的增产效应>磷肥的增产效应,施肥量与生产量两个因素呈现出报酬递减关系。减产率由高到低的因素是氮肥、钾肥和磷肥。利用构建的双因子互作素效应方程可知:(1) NP互作效应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03.87 kg/hm2,磷酸二铵328.00 kg/hm2,效益为9 092.74元/hm2。(2) NK互作效应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43.00 kg/hm2,硫酸钾0 kg/hm2,效益为8 427.12元/hm2。(3)PK互作效应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0 kg/hm2,硫酸钾0 kg/hm2,效益为8 140.33元/hm2。NP交互作用增产效应最强,NK的交互作用最弱,PK的交互作用居中。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风沙半干旱地区根瘤菌与氮肥耦合大豆高效施肥方式研究. 周长军,陈井生,田中艳,李建英,吴耀坤,于吉东,马兰,李泽宇. 2020

[2]根瘤菌与微肥对大豆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孟庆英,韩旭东,张春峰,朱宝国,王囡囡,郭泰,贾会彬. 2017

[3]接种大豆根瘤菌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艳杰. 2013

[4]根瘤菌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庆胜. 2010

[5]根瘤菌配施胶质类芽孢杆菌对大豆叶绿素荧光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馨园,王守义,王淑荣,袁明,韩冬伟,魏崃,唐晓飞. 2014

[6]根瘤菌及组合菌对大豆叶部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朱宝国,洪亚南,张春峰,贾会彬,郭泰,孟庆英,王囡囡,匡恩俊. 2015

[7]根瘤菌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孟庆英,张春峰,于忠和,贾会彬,朱宝国,王囡囡. 2012

[8]俄罗斯根瘤菌对大豆黑河17号的增产效果. 张雷. 2006

[9]不同施肥措施对保护地番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姬景红,李杰,李玉影,刘双全,佟玉欣,刘颖,张明怡,郑雨,张俐俐. 2012

[10]豆麦轮作区麦秸长期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王秋菊,姜宇,周鑫,米刚,刘鑫,李婧阳,刘峰,中本和夫,黄丹萍. 2019

[11]不同施肥对掐尖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囡囡. 2010

[12]不同栽植密度与施肥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石绍河,陈维元,姜成喜,付亚书,姜世波,景玉良,符强. 2012

[13]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米刚,李馨宇. 2023

[14]施肥对大豆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李忠杰. 2011

[15]氮素后移施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郭泰,刘秀芝,郑殿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郭美玲. 2015

[16]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邵珊珊,石绍河,陈维元,付亚书,姜世波,曲梦楠,陈琦. 2018

[17]不同有机肥用量对大豆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田艳洪,赵晓锋,刘玉娥,朱宝国,闫凤超. 2018

[18]黑龙江省黑土区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 孙景玲,魏丹,马星竹,刘德志,郭文义,刘晓莉,鹿文成. 2013

[19]增施氮、磷、钾和有机肥对大豆产量、品质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薛红. 2009

[20]在接种和施氮胁迫下应用综合等级指数对大豆种质固氮的评价. 窦新田,李新民,李晓鸣,王玉峰,陈怡,杜维广,黄承运,李海仙.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