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RGB-D点云的田间原位玉米株高测量试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海 1 ; 樊江川 2 ; 李英伦 2 ; 郭新宇 2 ; 毕春光 1 ;

作者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2.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株高;植物表型;深度相机;点云数据;滤波

期刊名称: 农机化研究

ISSN: 1003-188X

年卷期: 2021 年 010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满足田间原位玉米株高的测量需求,避免破坏性取样后进行株高测量难以捕捉植株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真实情况与表型的动态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RGB-D相机的田间原位玉米株高的测量方法.首先,通过RGB-D相机同时获取可见光图像和其对应的深度信息,计算相机的内参,得到玉米植株的三维点云数据;其次,通过基于欧几里得距离的统计滤波算法和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RANSAC)的阈值分割快速去除三维点云中的离群点、环境噪声及复杂的自然环境背景(包括土壤面和滴灌管等),并通过OBB包围盒验证滤波效果;最后,通过单株玉米植株分割,提出了一种基于俯视视角下玉米株高的测量方法,并计算出田间原位玉米的株高参数.试验中,在玉米快速生长期中选取两天的试验数据,其试验用5个品种的平均测量误差分别为1.47cm和2.70cm,均方根误差(RSME)分别为1.68cm和2.80cm,人工实测结果和算法测量结果进行线性拟合后得到待测系数R2分别为0.9831和0.9797.试验结果表明:利用RGB-D相机对田间原位玉米的表型测量与株高分析具有可行性,所提出的测量与计算方法最后获得的玉米株高参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为玉米表型参数提取提供更为有效地技术手段.

  • 相关文献

[1]基于时间序列图像的玉米植株干旱胁迫表型检测方法. 王传宇,郭新宇,杜建军,温维亮,吴升. 2016

[2]植物三维点云模型的处理应用. 魏学礼,肖伯祥,郭新宇,陆声链,温维亮. 2011

[3]三维点云孔洞修补算法及在植物形态重建中的应用. 岳杰,陆声链,孙智慧,郭新宇,魏学礼. 2013

[4]基于局部信息的图像滤波及边缘锐化算法. 周平,郑文刚,孙忠富. 2009

[5]基于K均值聚类和开闭交替滤波的黄瓜叶片水滴荧光图像分割. 杨信廷,孙文娟,李明,陈梅香,明楠,韩佳伟,李文勇,陈明. 2016

[6]植物表型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 高宇,高军萍,李寒,郑文刚,张婉明. 2017

[7]典型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在农业检测中应用研究进展. 高振,赵春江,杨桂燕,董大明. 2022

[8]无人机农林业应用全球研究态势分析. 陈梅香,张瑞瑞,陈立平,唐青,夏浪. 2021

[9]基于多视角图像的植物三维重建研究进展. 周静静,郭新宇,吴升,杜建军,赵春江. 2019

[10]不同水溶肥料对温室长茄株高和产量的影响. 赵雪梅,季延海,张震. 2019

[11]油菜简缩极化参数响应及其长势参数反演. 张亚红,张王菲,姬永杰,舒清态,杨浩. 2018

[12]不同基质对两种苔草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乔家凤,武菊英,杨学军. 2017

[13]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 戴明宏,赵久然,杨国航,王荣焕. 2010

[14]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冬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估算. 陶惠林,徐良骥,冯海宽,杨贵军,代阳,牛亚超. 2020

[15]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马铃薯生物量估算. 刘杨,冯海宽,黄珏,孙乾,杨福芹. 2020

[16]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冬小麦株高和生物量估算. 陶惠林,徐良骥,冯海宽,杨贵军,杨小冬,苗梦珂,代阳. 2019

[17]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马铃薯株高和地上生物量估算. 刘杨,冯海宽,黄珏,孙乾,杨福芹,杨贵军. 2021

[18]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玉米育种材料株高和LAI监测. 牛庆林,冯海宽,杨贵军,李长春,杨浩,徐波,赵衍鑫. 2018

[19]小麦-玉米轮作下苄嘧磺隆在土壤和作物籽粒中的残留检测. 程燕,杨柳,赵波,任佳辉,潘立刚,杨宝东,张志勇. 2016

[20]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施对大菊观赏性状的影响. 敖地秀,陈东亮,刘华,罗昌,程曦,黄丛林.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