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土高原作物生长模型DSSAT3数据库组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军 1 ; 邵明安 2 ; 樊廷录 2 ; 王立祥 2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甘肃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农林科技

关键词: 黄土高原;DSSAT3模型;数据库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01 年 19 卷 01 期

页码: 120-1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介绍了 DSSAT3模型的结构与功能 ,组建了黄土高原地区 DSSAT3模型气象、土壤和作物品种参数数据库 ,包含了 2 8个气象台站逐日气象资料数据、6 0种主要农耕土壤土种特性数据和 7种作物 1 3 6个品种的遗传特性数据 ,覆盖了黄土高原不同生态类型区。还特别介绍了 CERES-小麦和 CERES-玉米模型品种遗传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取值范围 ,为DSSAT3模型在黄土高原地区应用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黄土高原集雨利用技术的评价及雨水高效利用模式研究. 宋尚有,樊廷录. 2002

[2]黄土高原半湿润区苜蓿草地土壤干层形成及氮素消耗研究. 万素梅,贾志宽,王勇,韩清芳. 2008

[3]休耕和种植作物对黑麻土壤肥力的影响. 姜小凤,郭凤霞,陈垣,郭建国,董博,曾骏. 2021

[4]黄土高原马铃薯不同连作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 孙小花,胡新元,陆立银,谢奎忠,张武. 2019

[5]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区作物产量及养分回收率的影响. 俄胜哲,杨志奇,罗照霞,袁金华,车宗贤,王亚男,曾希柏,郭永杰. 2017

[6]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品种藜麦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的适宜性. 杨钊,刘文瑜,黄杰,魏玉明,谢志军,李琦,杨发荣. 2023

[7]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黄绵土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俄胜哲,杨志奇,曾希柏,王亚男,罗照霞. 2017

[8]黄土高原旱作农区径流场修建与集水效率研究. 唐小明. 2003

[9]不同基因型糜子品种氮磷养分吸收差异研究. 张磊,董孔军,何继红,任瑞玉,刘天鹏,杨天育. 2024

[10]黄土高原地区秋粮作物生产潜力模拟研究. 李军,王立祥,邵明安,樊廷录. 2001

[11]陇中黄土高原区(庄浪)生态环境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 王晓巍. 2002

[12]提高黄土高原旱地抗逆减灾能力的肥料定位试验研究. 樊廷录. 2003

[13]黄土高原地区玉米生产潜力模拟研究. 李军,王立祥,邵明安,樊廷录. 2002

[14]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气候变化对荞麦生产的影响. 贾瑞玲,赵小琴,刘军秀,刘彦明,张明,方彦杰,马宁. 2023

[15]利用离心法进行土壤颗粒分级. 武天云,Jeff J.Schoenau,李凤民,钱佩源,王方,Sukhadev S.Malhi. 2004

[16]长期施肥条件下黄土高原黑垆土作物产量与土壤碳氮的关系. 俄胜哲,丁宁平,李利利,袁金华,车宗贤,周海燕,尚来贵. 2018

[17]陇中旱区温室棚面集水和节水灌溉应用效果研究. 汤瑛芳,张绪成,杨封科,张朝巍. 2007

[18]黄土旱塬不同施肥水平下小麦玉米轮作的产量与土壤水分效应模拟研究. 王学春,李军,樊廷录. 2008

[19]甘肃黄土高原山地日光温室辣椒反季节栽培技术. 张旭林. 2010

[20]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黄绵土区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俄胜哲,杨志奇,罗照霞,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