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草莓穴盘苗移栽末端执行器设计与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继展 1 ; 李茂 1 ; 李男 1 ; 李萍萍 2 ; 赵密珍 3 ; 岳巍 4 ;

作者机构: 1.江苏大学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

4.山西省农产品加工装备技术管理站

关键词: 草莓;穴盘苗;移栽;末端执行器

期刊名称: 农业机械学报

ISSN: 1000-1298

年卷期: 2016 年 47 卷 11 期

页码: 49-5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穴盘草莓的长苗、大苗株特点和弓背向外的特殊移栽要求,使其自动化移栽存在困难。首先进行了草莓苗坨的单指刺入力和拔苗阻力试验,进而提出并开展了有约束苗坨的双指夹拔破坏试验。试验发现双针取苗指的苗坨刺入阻力与刺入速度、深度、含水率相关,50 mm和100 mm深度的最大刺入阻力分别可达21.47 N和57.09 N。双指的夹茎拔苗阻力可达9.64 N,而当取苗针滑移量为20 mm和40 mm时约束夹拔力分别可达10.85 N和42.5 N,但过大滑移量对精准可靠移栽极为不利。根据草莓穴盘苗的物理特性、苗坨的力学特性,设计了带双爪可同步换向变距的四针式移栽末端执行器。以有效缩减取苗爪宽度和摆动传动角为双重目标进行了多连杆定角斜插式双指四针取苗爪的非线性规划,得到了优化的机构参数。换向变距装置通过微型行程开关与微型电磁吸盘配合,实现了双取苗爪的快速同步换向变距和可靠定位。验证试验表明,在加速度不大于0.20 mm/s2时取出率和取苗成功率分别在93%和90%以上,加速度过大则可能造成取苗针滑脱和苗坨下部断裂,换向变距装置有效解决了弓背朝外问题和相邻两列同时移栽的间距调整问题,栽苗试验中放苗顺利且直立度和深度均达到移栽要求,且移栽后10 d草莓苗完全成活,该末端执行器可满足草莓穴盘苗的移栽作业需要。

  • 相关文献

[1]草莓试管苗移栽技术研究. 王壮伟,赵密珍,钱亚明. 2006

[2]基于番茄特性的柔性末端执行器设计. 周科宏,夏礼如,柳军,钱明艳,皮杰. 2022

[3]包覆式番茄采摘末端执行器的研究与设计. 皮杰,孔杰,周科宏,柳军. 2024

[4]基于主成分分析评价不同类型肥料对向日葵穴盘苗素质的影响. 纪洪亭,王勇,曾燕楠,程润东,王庆南,赵荷娟. 2020

[5]菇渣堆肥复配基质对黄瓜穴盘苗生长效应的综合评价. 李其胜,顾大路,董青君,殷小冬,杨文飞,杜小凤,文廷刚,贾艳艳,杨威,徐永刚. 2023

[6]多效唑对夏秋季番茄穴盘苗质量的影响. 董正权,许会会,王辉. 2013

[7]沼液灌根对丝瓜穴盘苗质量的影响. 王辉,王成,孙国峰,苏小俊,何加骏. 2013

[8]糯玉米塑盘育苗移栽三熟高效栽培技术. 赫明涛,王军,张明,吴承东. 2008

[9]甜玉米早春塑盘育苗高效栽培技术及应用. 吴同刚,韩兴华,陆虎华. 2017

[10]水稻直播与移栽的比较及相应育种策略. 景德道,刁立平,钱华飞,盛生兰,林添资,胡春明. 2008

[11]不同断根方式对桃胚培苗移栽的影响. 许建兰,马瑞娟,俞明亮,张斌斌,周懋,郭磊. 2016

[12]红叶李新品系L0630组培苗的移栽技术. 李玉娟,马赞留,宗加锁,张健,李敏,陈惠,王莹,谈峰. 2014

[13]粳稻花培苗移栽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胡婷婷,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赵轶鹏. 2015

[14]钵苗移载对单季晚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姚月明,沈明星. 2000

[15]里下河地区“宁杂1818”一穴双株栽培技术规程. 李锦霞,李爱民,张洁夫,李祥,陈书健. 2016

[16]脱除SPVD甘薯组培苗快繁及移栽研究. 袁蕊,唐伟,孙书军,赵路宽,胡杨,马居奎,王洁,曹清河,周志林. 2021

[17]苏南地区秋冬茬移栽芹菜农艺性状的比较与评价. 贾丽丽,沈迪,陈龙正,路晓华,陶建平,刘洁霞,刘惠吉,熊爱生. 2021

[18]水稻机械化播栽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张岳芳,陈留根,张传胜,杨洪建,盛婧,朱普平,郑建初. 2015

[19]我国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研究. 胡志超,谢一芝,田立佳,计福来,王冰. 2011

[20]沙梨新品种苏翠1号组培快繁体系研究. 蔺经,李晓刚,李慧,杨青松,王中华,常有宏.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