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收获期对秋播糯玉米不同品种产量与淀粉糊化(RVA)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陆大雷 1 ; 王德成 2 ; 赵久然 2 ; 王凤格 2 ; 陆卫平 2 ;

作者机构: 1.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2.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关键词: 糯玉米;收获期;产量;淀粉;RVA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8 年 12 期

页码: 4048-40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根据收获期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确定不同糯玉米品种的适宜收获期。【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8个品种为主区、4个收获期为副区),研究了不同品种籽粒产量、淀粉含量和RVA特征值在不同收获期(花后30、35、40和45 d)下的变化。【结果】随着收获期延迟,籽粒产量逐渐增加,增加速率以花后35~40 d最快,日增重达5.2%,花后40 d增加缓慢。淀粉含量先升后降,在花后35~40 d达到峰值,后期略有下降。收获期对糊化温度没有影响,而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峰值时间均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呈先升后降趋势,这几项指标在花后40 d最高,回复值此时最低。RVA谱特征值中,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受收获期的影响较小,而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回复值受收获期的影响较大。【结论】综合考虑产量、淀粉含量和RVA特征值在不同收获期间的变化趋势,可认为花后40 d收获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有利于改良糯玉米淀粉的品质。

  • 相关文献

[1]不同收获期糯玉米杂交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卢柏山,史亚兴,徐丽,樊艳丽,律宝春,云晓敏,牛茜. 2015

[2]鲜食糯玉米不同品种授粉后籽粒品质主要成分的变化. 刘萍,王从亮,王凤格,陆卫平,郭景伦,王继丰,刘小兵. 2007

[3]生长季节对糯玉米淀粉晶体结构和糊化特性的影响. 陆大雷,王德成,赵久然,陆卫平. 2009

[4]基肥配比和拔节期追氮对糯玉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陆大雷,陆卫平,赵久然,王德成. 2008

[5]拔节期追氮对不同季节糯玉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陆大雷,景立权,王德成,韩晴,郭换粉,赵久然,陆卫平. 2010

[6]基肥配比和拔节期追施氮肥对糯玉米淀粉胶凝和回生特性的影响. 陆大雷,王德成,景立权,韩晴,郭换粉,赵久然,陆卫平. 2009

[7]糯玉米不同品种的果穗增重与籽粒灌浆特性. 刘萍,王从亮,王凤格,陆卫平,郭景伦,王继丰,刘小兵. 2006

[8]基于变化向量分析的玉米收获期遥感监测. 王堃,顾晓鹤,程耀东,张竟成,王慧芳,齐迹. 2011

[9]收获期对玉米籽粒含水率及籽粒机收质量的影响. 王荣焕,徐田军,赵久然,王元东,邢锦丰,吕天放,刘月娥,蔡万涛,刘秀芝,刘春阁. 2020

[10]甜玉米杂交种种子成熟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卢柏山,史亚兴,徐丽,樊艳丽,律宝春,云晓敏,牛茜. 2016

[11]夏玉米子粒收获期判定方法研究. 杨国航,张春原,孙世贤,刘春阁,王卫红,赵久然. 2006

[12]播期对不同糯玉米品种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樊艳丽,董会,卢柏山,史亚兴,高宁,史亚民,徐丽,席胜利,张翠芬,刘焱辉. 2018

[13]308个糯玉米审定品种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扬,仇律雯,田红丽,易红梅,卢柏山,王璐,范亚明,史亚兴,任洁,葛建镕,徐丽,陆大雷,赵久然,王凤格. 2022

[14]"京科糯2000"等系列糯玉米品种选育及种质创新. 赵久然,卢柏山,史亚兴. 2011

[15]不同糯玉米品种种子发芽率及活力比较研究. 卢柏山,史亚兴,王辉,律宝春,郭慧杰. 2008

[16]糯玉米京紫糯218选育及其特征特性研究. 卢柏山,史亚兴. 2011

[17]鲜食糯玉米杂交当代F0叶酸含量的遗传研究. 焦炎炎,董会,史亚兴,刘辉,卢柏山,宋伟,赵久然. 2023

[18]基于SNP标记技术的糯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史亚兴,卢柏山,宋伟,徐丽,赵久然. 2015

[19]糯玉米子粒硬度与淀粉合成相关酶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 史亚兴,董会,刘辉,徐丽,樊艳丽,俞嫒年,史亚民,卢柏山,赵久然. 2024

[20]糯玉米不同采收期子粒降水及糊化特性研究. 史亚兴,董会,卢柏山,赵久然,樊艳丽,徐丽,俞嫒年.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