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喷锌时期对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及锌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盼盼 1 ; 乔江方 1 ; 李毓珍 2 ; 何冠华 3 ; 李川 1 ; 张美微 1 ; 牛军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许昌市种子管理站

3.宝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夏玉米;喷锌时期;籽粒产量;籽粒锌含量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2 年 51 卷 006 期

页码: 22-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不同喷锌(ZnSO4·7H2O)时期[不喷锌(Zn0)、苗期和拔节期1∶1喷锌(Zn1)、拔节期和大口期1∶1喷锌(Zn2)、大口期喷锌(Zn3),喷施量均为4.5 kg/hm2]对黄淮海生产区10个夏玉米主栽品种[登海605(V1)、迪卡653(V2)、先玉335(V3)、秋乐618(V4)、伟科702(V5)、隆平638(V6)、裕丰303(V7)、德单5号(V8)、郑单958(V9)和谷神玉66(V10)]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锌含量及积累量、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以期为夏玉米生物锌强化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不喷锌处理相比,喷锌处理可增加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锌含量,总体上显著减少果穗秃尖长,提高千粒质量、籽粒产量和锌积累量及生物有效性.夏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以Zn2V4处理最高,为19.74t/hm2,Zn0V4、Zn3V4和Zn 1V7处理次之;秃尖长以Zn3V8处理 最短,Zn3V5、Zn3V9和Zn2V8处理次之;穗粒数以Zn 1V5处理 最多,Zn0V5和Zn3 V5处理次之;千粒质量以Zn1V7处理最高,Zn2V7、Zn0V7、Zn2V6、Zn3V6和Zn0V8处理次之;籽粒产量以Zn2V7、Zn1V7处理较高,分别为10.63、10.61 t/hm2,Zn3V4、Zn3V6和Zn3V7处理次之,均超过了 10.00 t/hm2.籽粒锌含量以Zn3V10、Zn2V2处理较高,分别为60.28、60.22 mg/kg,Zn2V 10、Zn2V8、Zn2V5、Zn3V2 和 Zn3V9 处理次之;籽粒锌积累量以 Zn2V2 处理最高,为507.05 g/hm2,Zn3V2和Zn3V9处理次之;磷锌摩尔比以Zn2V8、Zn3V9处理较低,分别为320.01、325.84,生物有效性较高,Zn2V2、Zn3V10、Zn3V2、Zn2V10和Zn0V9处理次之.综合来看,Zn2V7处理籽粒产量最高,且籽粒锌含量也较高,为39.25 mg/kg,基本上达到玉米锌生物强化的目标值(40~50 mg/kg),可同步实现玉米高产和锌生物强化的目标.

  • 相关文献

[1]叶面喷锌时期对不同夏玉米品种植株微量元素含量及分配的影响. 张盼盼,乔江方,李川,张美微,牛军,何佳雯. 2023

[2]方城县气象因子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ZHAO Xia,赵霞,LIU Jing-bao,刘京宝,WANG Zhen-hua. 2008

[3]氮锌配施对不同玉米品种灌浆期生理特性和籽粒氮锌含量的影响. 张盼盼,邵运辉,刘京宝,乔江方,李川,张美微,黄璐. 2022

[4]周年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农田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谢迎新,靳海洋,李梦达,翟羽雪,王永华,谢耀丽,李向东,夏来坤,王晨阳,郭天财,贺德先. 2016

[5]黄淮麦区冬小麦品种耐热性比较研究. 方保停,李向东,邵运辉,王汉芳,岳俊芹,张德奇,杨程,秦峰. 2019

[6]密度对粮饲通用型玉米新品种郑单901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薛华政,谷利敏,夏来坤,穆心愿,刘康,韩小花,唐保军,周波. 2019

[7]不同氮肥模式下2个高产玉米品种物质积累与产量效益特性研究. 臧贺藏,王言景,张杰,胡峰,李国强,郑国清. 2015

[8]品种演替和土壤肥力对小麦产量和磷生理效率的影响. 宋晓,黄绍敏,郭斗斗,张水清,张珂珂,宋阿琳,岳克,张玉亭. 2018

[9]秸秆还田及不同比例控失尿素对华北平原小麦产量及潮土性质影响. 张水清,涂昊泽,岳克,黄绍敏,张博,宋晓,郭斗斗,张珂珂,岳艳军. 2024

[10]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小麦耐低肥Taaap3突变体. 李艳,陈艳艳,华夏,方宇辉,王玉民,巩晨,齐学礼,胡琳. 2023

[11]不同施氮模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晓菁,李中方,臧贺藏,张杰,胡峰,李国强,冯晓,赵晴,郑国清. 2015

[12]授粉期高温胁迫下雄穗大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穆心愿,吕姗姗,卢良涛,刘天学,李树岩,薛昌颖,王宏伟,赵霞,夏来坤,唐保军. 2023

[13]土壤水分对玉米秸秆还田腐解率、土壤肥力及小麦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张素瑜,杨习文,李向东,杨明达,王和洲,贺德先. 2019

[14]不同密氮模式下高产玉米品种籽粒产量与氮素利用特性研究. 臧贺藏,王言景,张杰,冯晓,胡峰,赵晴,李国强,郑国清. 2017

[15]农艺措施和保水剂对土壤蒸发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ZHAO Xia,赵霞,HUANG Ruidong,黄瑞冬. 2012

[16]夏玉米籽粒含水率的粒位效应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乔江方,谷利敏,朱卫红,黄璐,刘京宝. 2015

[17]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赵霞,王宏伟,谢耀丽,闫玉方,刘京宝,王振华,黄璐. 2010

[18]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荧光参数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赵霞,王秀萍,李潮海,刘天学. 2009

[19]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20]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关键技术集成研究. 赵霞,王定林,唐保军,黄瑞冬,李潮海,丁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