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土麦田土壤动物多样性季节动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战丽莉 1 ; 许艳丽 1 ; 刘振宇 2 ; 裴希超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

3.黑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关键词: 小麦;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垂直分布

期刊名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5382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01 期

页码: 109-111+1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麦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以东北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区中小麦连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干漏斗法分离0~15 cm土层中的土壤动物,将捕获到的所有土壤动物鉴定到科。共采集农田土壤动物1 415只,隶属43科。其中高壳甲螨科(Liodidae)和小甲螨科(Oribatellidae)为麦田土壤动物中的优势类群。麦田土壤动物数量、科数在小麦生长中期出现高峰,多样性不断升高,均匀度和优势度呈负相关。在生长中期和收获后期麦田土壤动物垂直分布出现表聚特征。麦田土壤动物多样性受人为扰动影响较大,且土壤动物的种群结构存在明显地季节动态。

  • 相关文献

[1]耕作方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影响. 战丽莉,许艳丽,张兴义,潘凤娟,裴希超,刘振宇. 2012

[2]大豆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张金波,王永斌,谭巍巍,刘昭军. 2024

[3]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组成结构对不同耕作模式的响应机制. 宋秀丽,盘雨薇,孙士明,王俊河,靳晓燕,庞爱国,于晓波,金新月,郝天乐,宋翔雨,杨德光. 2022

[4]好氧堆肥中amoA硝化细菌群落动态变化. 徐莹莹,刘玉涛,王俊河,王宇先,杨慧莹,高盼,樊景胜,武琳琳. 2016

[5]东北黑土区大豆根际促生菌群落组成研究. 王志刚,徐伟慧,莫继先,肖静,孙剑秋,王建丽. 2012

[6]施肥对玉米田植物线虫群落组成及垂直分布的影响. 刘伟,许艳丽,潘凤娟. 2011

[7]大豆荚数垂直分布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杜晶,李文霞,董全中,王萍,苏代群,孙明明,宁海龙,李文滨. 2019

[8]大豆不同轮作体系根围土壤线虫空间分布特征. 潘凤娟,许艳丽,李春杰,赵丹. 2009

[9]东北山1定子野生种群考察及其自然变异多样性分析. 杨锋,闫忠业,王强,刘延杰,张利义,伊凯. 2010

[10]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马铃薯田昆虫种类调查及群落结构特征指数分析. 顾鑫. 2014

[11]侵蚀黑土玉米和大豆根部伴生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喻江,范国权,IKENAGA Makoto,SAKAI Masao,王光华,刘晓冰,于镇华. 2021

[12]DGGE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宋洋,李柱刚. 2010

[13]哈尔滨高粱田高粱蚜捕食性天敌昆虫群落结构研究. 刘思竹,邵天玉,刘兴龙,王克勤. 2014

[14]施肥对大豆田植物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伟. 2010

[15]兴凯湖春季雁鸭类迁徙多样性及数量变化原因. 金铃,赵春喜,惠兆丽. 2000

[16]兴凯湖春季雁鸭类迁徒多样性及数量变化原因. 金铃,赵春喜. 2000

[17]黑土区连作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陈雪丽,王玉峰,李伟群,王爽,王晓军,张磊,王英. 2018

[18]不同大豆连作年限对黑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株秀,刘俊杰,徐艳霞,张武,米刚,姚钦,王光华. 2019

[19]稻瘟菌群体中dsRNA的多样性及稻瘟菌菌株QSP5中病毒对寄主生物学性状影响的研究. 唐利华,谢甲涛,程家森,付艳苹,张丽艳. 2016

[20]玉米-大豆轮作对土壤酶和根系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丁俊男,王慧,于少鹏,王远航,毕影东,刘明,王玲,刘淼.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