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的成矿序列和指示意义——以印度洋中脊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红 1 ; 孙治雷 1 ; 刘昌岭 1 ; 姜子可 1 ; 徐翠玲 1 ; 黄威 1 ; 李东义 1 ;

作者机构: 1.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矿物组成;成矿序列;指示意义;热液硫化物;印度洋中脊

期刊名称: 应用海洋学学报

ISSN: 2095-4972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447-4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与快速扩张的洋中脊相比,主要由超慢速-慢速扩张洋脊组成的印度洋中脊具有独特的热液硫化物成矿模式.运用高精度矿相显微镜、XRD、电子探针和ICP-AES/MS等测试手段,对印度洋中脊的热液硫化物矿床样品开展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地球化学等各方面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中印度洋脊(CIR)艾德蒙德(Edmond)热液区的硫化物A主要由黄铁矿、白铁矿以及黄铜矿构成,其成矿期次可划分为白铁矿-黄铁矿阶段(Ⅰ)、闪锌矿-黄铜矿阶段(Ⅱ)以及后期石英阶段(Ⅲ),成矿流体温度经历了低-高-低的变化;同样来自于艾德蒙德热液区的硫化物B主要矿物成分为黄铁矿、白铁矿和硬石膏,成矿期次划分为硬石膏-白铁矿-黄铁矿阶段(Ⅰ)和胶状黄铁矿-石英(Ⅱ) 2个阶段,流体温度经历了低-高的变化;与之相比,来自西南印度洋脊(SWIR)龙旂热液区的硫化物C主要由纤铁矿、黄铜矿、黄铁矿和白铁矿组成,成矿期次划分为纤铁矿-白铁矿-黄铁矿阶段(Ⅰ)和闪锌矿-黄铜矿(Ⅱ)阶段,后期闪锌矿、黄铜矿的出现反映热液流体温度发生了升高.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印度洋中脊的热液硫化物总体为富Fe型,并相对富集Co和Ni元素,而Zn和Cu元素的含量相对较低.此外,取自艾德蒙德热液区的硫化物与EPR 21°N热液硫化物组成非常相似,而与慢速扩张脊TAG相比,Pb、Zn、Ag和Sr元素含量较高,Cu和Fe元素含量则较低.

  • 相关文献

[1]西南印度洋脊龙旂热液场金属硫化物的矿物学组成及指示意义. 曹红,孙治雷,刘昌岭,姜学钧,黄威,徐翠玲,刘莉萍,何拥军. 2018

[2]超慢速扩张环境下超镁铁质岩系统的热液硫化物成矿机理以及启示. 曹红,孙治雷,刘昌岭,姜学钧,何拥军,黄威,尚鲁宁,王利波,张喜林,耿威,施美娟,李东义. 2018

[3]冲绳海槽海底热液区附近浮岩气孔充填沉积物中热液活动的地球化学记录. 张玉祥,曾志刚,殷学博,李禾,齐海燕,王晓媛,陈帅. 2018

[4]南海东部管事海山铁锰结壳的矿物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 刘兴健,唐得昊,阎贫,葛晨东. 2019

[5]加拿大魁北克省奥陶系Utica海相页岩矿物分析及孔隙结构特征. 鲍衍君,张鹏辉,梁杰,薛路,付奕霖.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