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金生 1 ; 闫晓艳 2 ; 吴俊江 1 ; 蒲国锋 1 ; 刘庆莉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大豆栽培重点实验室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营养高效利用;品种;营养利用因子;GGE双标图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20 年 005 期
页码: 696-7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准确获得大豆营养高效利用型品种,设置施肥和不施肥2个处理,采用5种指标营养利用因子的评价方法对40个大豆材料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利用GGE双标图数学模型方法对初筛结果进行综合评比鉴定.结果表明:黑农63、黑农58、垦丰4、黑农46、合农75、黑农44、KF102、131560-29、131560-45、黑农64、黑农56、黑农34、黑农68、黑农82、黑农80和黑农85在多指标综合鉴定中表现出具有较高的营养高效利用能力.针对初筛结果利用GGE双标图数学模型方法综合对比得出131560-29、黑农68、黑农64和黑农75在多环境及多指标鉴定中均表现出较强的营养高效利用能力.该结果为适于黑龙江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节本绿色大豆生产提供了重要材料.
- 相关文献
[1]双标图法分析大豆多点试验中品系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 周长军,田中艳,李建英,杨柳,吴耀坤,杜志强,唐金华,师臣. 2011
[2]基于GGE-biplot的大豆耐低磷资源筛选. 王金生,王君,吴俊江,刘庆莉,王树林,张鑫. 2018
[3]双标图法对大豆品系和试点的评价及各农艺性状相关性的分析. 周长军. 2012
[4]GGE双标图法评价大豆重组自交系亚麻酸表现的稳定性(英文). 韩英鹏,孙明明,刘昊飞,赵雪,滕卫丽. 2014
[5]GGE双图标法评价大豆脂肪酸表现的稳定性(英文). 韩英鹏,赵雪,滕卫丽,孙明明,张洪建,李文滨. 2014
[6]大豆品种及群体结构对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赵跃坤. 2013
[7]2OO4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大豆新品种. 薛津. 2004
[8]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72'的选育.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刘忠堂. 2019
[9]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分析. 苗兴芬,徐文平,李灿东,侯俊伟,徐晶,刘春燕,陈庆山,胡国华. 2011
[10]俄罗斯阿穆尔州大豆种植现状分析. СелиховаОА,魏然,崔杰印,李阳,于晓光,位昕禹,崔少彬. 2021
[11]大豆新品种齐农5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王淑荣,袁明,韩冬伟,于侃超,李馨园,王守义,徐莹莹. 2020
[12]大豆新品种牡豆14的选育. 孙国宏,任海祥,宗春美,孙晓环,齐玉鑫,白艳凤,李文,王晓梅,赵鹤,王丽,张帅,徐德海,师红财,王燕平. 2020
[13]播期和品种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薛红. 2009
[14]黑河18大豆新品种的主要特点与栽培技术. 郑淑琴,刘发,鹿文成,梁吉利,闫洪睿,张雷,刘英华. 2001
[15]花期低温对大豆荚和籽粒形成的影响. 王萍,宋海星,马淑英,陶丹,袁鹰,宋立泉,张玉华,冉彦中,尹田夫. 2000
[16]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主栽大豆品种品质变化及评价研究初报. 陈霞,杜维广,赵贵兴,刘忠云. 2001
[17]中国大豆品种在俄罗斯的生态适应性. 白雪梅. 2015
[18]高纬寒地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蔡鑫鑫,谭娟,吕晓丽,王舒,张崎峰. 2019
[19]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和资源与本省大豆斑病菌相互作用的研究. 马淑梅,李宝英. 1996
[20]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黑农38的栽培技术. 郭玉虹,杜维广,陈怡,栾晓燕,满为群,李铭丰.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磷吸收及根际磷转化的影响
作者:郭丽丽;李彦生;于镇华;王光华;刘晓冰;张锦源;吴俊江;王国兵;金剑
关键词:气候变化;有机质含量;磷组分;磷酸酶活性;磷转化功能基因
-
基于模型法的大豆抗倒伏评价方法研究
作者:王金生;蒲国锋;马力;何雯瑾;吴俊江
关键词:大豆;倒伏;抗倒指数;评价技术
-
黑龙江省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赵贵兴;吴俊江;王金生;夏晓雨;季妮娜;马力;李进荣;毕伟伟;张丰屹
关键词:黑龙江省;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
大豆低温冷害研究进展及防控技术
作者: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谷维;张敬涛;吴俊江
关键词:大豆;萌发期;苗期;低温;冷害;防控;栽培措施
-
根瘤菌介入大豆大垄栽培施肥模型与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马力;吴俊江;王金生;蒲国锋;刘庆莉
关键词:根瘤菌;接种;大豆;施肥;产量;经济效益
-
作物-土壤氮循环对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响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锦源;李彦生;于镇华;谢志煌;刘俊杰;王光华;刘晓冰;吴俊江;Stephen J Herbtert;金剑
关键词:CO2浓度;温度;植物氮素;氮吸收;土壤氮循环;微生物
-
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农田土壤碳库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房蕊;于镇华;李彦生;谢志煌;刘俊杰;王光华;刘晓冰;陈渊;刘居东;张少庆;吴俊江;Stephen J HERBERT;金剑
关键词:气候变化;土壤有机质;微生物;光合碳;根系分泌物